東北網哈爾濱6月5日電 隨著旅游季節的到來,一些自稱醫藥公司代表或健康中心工作人員的人開始出現在哈市的各個社區。他們以組織社區居民免費旅游的名義,伺機兜售藥品,一些居民往往因貪圖小利而受騙上當。
5月18日,家住道裡區正義社區的陳大娘,閑來無事,到社區報名參加了某健康中心組織的『健康一日游』。當時的組織者稱此活動是為了向老年人獻愛心,所以全過程都是免費的,然後用車將陳大娘和其他三十餘位老人都拉到了哈市某景點。
到達目的地後,組織者開始進行眼科義診,原本就有些眼疾的陳大娘也進行了檢查,被查出患有嚴重的白內障,『醫生』推薦她購買了一種價值360元的眼藥。回家點了2天後,眼睛越來越花,甚至有些看不清東西,當陳大娘按地址找到該中心時,已是人去樓空,多次傳呼當時的組織者,也一直未有答復。
據該社區關主任介紹,眼下在哈市有陳大娘遭遇的人不在少數。一些醫藥經銷商打著免費旅游或抽獎的旗號,將賦閑在家的中老年人聚集到一起,推銷自己的藥品,很多居民因盲目用藥而產生嚴重後果。有些居民現在手裡還握著幾個月前搞活動時抽取的『大連雙臥五日游』的獎券。
南崗一社區主任透露,幾乎每周都有人來社區聯系組織健康一日游、綠色科普會之類的活動,說白了就是推銷藥品。他們針對老年人都想出去游玩的心理,免費提供車輛和午餐,然後將其聚集在一地,集中宣傳、講解、銷售本公司產品,再配以不同名目的義診。
『事實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該主任說,這種商家組織的所謂免費旅游,銷售的多半是獨家代理產品,市場上根本問不到價,所以賣幾盒藥就把組織活動的經費都賺回來了。而居民如果能掏20到30元的車費,社區也能從中賺到5元至10元不等的回扣。
有業內人士坦言,商家若真能從提高服務意識、關注百姓健康角度出發,送藥進社區也不失為一種便民的好舉措,但商家肯定不會做虧本買賣。
對此,記者也詢問了衛生、藥監、工商等部門,他們都表示這屬於『新生事物』,還沒法定性,只能呼吁市民提高警惕,識別真偽,到正規藥品經銷部門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