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四大弊端弄髒自來水 二次供水水質合格率僅為73%
2004-06-08 07:11:0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8日電 城市供水衛生關乎市民的健康,但因二次供水設施管護不到位,導致水質二次污染問題屢有發生。日前,記者從哈爾濱市供排水集團了解到,哈市二次供水水質合格串僅為73%。專家稱,二次供水設施無序建設、更新不到位、衛生不達標、分布不合理等四大弊端,是導致水質不淨的主因。

    按照國家建設部對供水企業的要求,城區供水設施只能供至三層樓房的用水,四層以上樓層必須采取二次加壓供水的辦法解決老百姓吃水。隨著城市居民樓越蓋越高,二次供水設施也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每處最大四五十立方米的儲水容器,擴大到現在的數百立方米的儲水池。一棟樓或一處小區建成了,緊接著就會設置一套二次供水設施,這種一蓋樓就建二次供水設施的普遍做法,導致二次供水設施數量偏多,分布不合理,重復建設在所難免。目前,哈市共有二次供水入戶管線1350公裡,加壓設備2700餘臺套,加壓水箱 3000餘個。面對這樣龐大的數據,業內人士說,此舉不僅加大了建設投入和運行成本,也增加了管理難度。同時,也造成供水污染環節的增多。

    多部門的管理和管護,也是造成二次供水設施建設沒有統籌規劃的原因。哈市實施二次供水設施的管護服務單位有物業、供熱部門以及自管產權單位等。其中,物業供熱集團管護約佔25%,小區物業管護約佔25%,產權單位管護約佔50%。承擔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的單位分別是市供水公司、物業供熱集團、市衛生局的三家清洗服務消毒站。目前,二次供水加壓設施由產權責任單位管護,入戶的門井、總水表、單元水表等設施由供水企業管理。

    上個世紀80年代建設的二次供水設施有部分不達標准、管護不到位等,形成了個別區域部分居民吃水難、水費收繳難的惡性循環。目前,哈市水費拖欠已達2000萬元以上。

    據相關部門調查,有的二次供水設施建在地下室,有的建在無通風的房內,根本不符合衛生管理的標准和要求。再有,有關部門不按規定清洗消毒,水箱內積存污物,水質衛生難以達標。以哈物業供熱集團為例,現管轄的665處二次加壓供水水箱房中,有 370餘處設計建造在地下室,自然條件差,衛生隱患嚴重。在哈市2700餘處二次供水設施的3000個水箱中,只有405處達到衛生標准,有83處存在嚴重污染隱患。

    據介紹,哈市有相當一部分二次供水設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至今沒能按部就班地進行設施的維修改造和技術更新換代。二次供水設施的破損、老化和技術落後,加上失修失養現象普遍,有的二次供水設施幾十年沒有更新改造,現狀難樂觀。目前,哈市除近年建設的二次供水設施的標准較高以外,大部分已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僅二次供水1350公裡的進戶管線,就有一半需改造。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