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得民心順民意 哈爾濱依蘭縣搞政績工程先過百姓關
2004-06-21 15:01:0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6月21日電不少地方的老百姓對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深惡痛絕,而依蘭縣的老百姓卻對縣裡搞的『政績工程』拍手稱快。原來這個縣的『政績工程』必須先通過人民代表征得百姓的同意,揀群眾最迫切的辦,揀群眾呼聲最高的辦,把出發點和立足點定位在得民心順民意上。

    把接待上訪的門敞開

    2000年9月16日,縣委書記劉文彬一上任,就被一群上訪的群眾圍在了大門口。劉文彬當即發話,把接待上訪的大門敞開。老百姓有事找你,是對你的信任。越級上訪,說明對你失去了信心。縣委書記這把凳子不管誰坐,都得給群眾辦事。70多歲的老乾部譚春明因為檔案材料部分丟失,要求落實政策沒人管,結果他就走上了漫漫的上訪路,從縣裡到國家,一訪就是37年。劉文彬聽了情況拍案而起,一位南征北戰的老乾部,到頭來因為我們的原因,竟然失去了公職,把大好的時光都用在了上訪上,我們當官的能坐住凳子嗎?經過調查後,為老譚落實了政策,譚春明感動得老淚縱橫。

    通過譚春明事件,劉文彬要求各部門全力查處百姓上訪案件。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依蘭縣排查出的486件信訪案件,已調解400餘件,結案率達85%以上,基本沒有越級上訪。用劉文彬的話說就是,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老百姓多難哪!不為群眾辦事、沒有能力為群眾辦事、群眾不擁護或者反對的乾部,必須堅決裁撤,心慈手軟就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

    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

    我們做每一件事情,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我們各項工作的最高標准,應該把群眾的呼聲當作第一信號。多少年來,依蘭縣職工乾部的工資該漲的漲不了,老乾部的待遇落實不了,困難戶和下崗職工的低保解決不了。除了財政不寬裕外,吃皇糧的和吃空餉的太多,有的人甚至還吃起了『雙餉』,群眾反映強烈。劉文彬聽到之後,發出了查擺整改令。對黨政機關中隨意借調、私自安排的145名借用和調入人員全部清退;對39名副科級以上乾部工作調動後不辦理調轉手續、不辦理工資關系進行了一次性清理和辦結;開展了對吃空餉、吃雙餉等18項不符合財政供養條件人員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530人,年消減財政支出524萬元。省下了這筆錢,妥善安置了師范類畢業生162人,退伍轉業軍人314人。

    全縣低保做到了應保盡保,由去年的4082人增加到今年的8794人,翻了一番多,年增加財政投入681萬元。並且將退休職工特別是關停並轉企業職工全部納入社保,今年增加386人,總數達到3686人,社保金足額發放,發放率達到了100%。為職工乾部兌現各種補貼,僅離退休和在職乾部各種補貼一項就達500萬元。其中縣直離退休乾部年增加生活補貼額度為38萬元。乾部職工人均年增加工資2000多元,居各縣前列。國有企業和參保的退休職工全部納入社保開支,參保職工達24276人。

    依蘭是座古城,長期形成的群眾行路難問題多年得不到解決,縣委、縣政府采取領導帶頭、部門承擔、各方配合的策略,舉縣直機關之力解決城鎮居民翹首以盼的大事,縣領導每人必須帶頭修一條路,去年硬化道路60條,總計14萬平方米,是歷年道路建設總和的二分之一。是劉文彬這屆領導班子,把幾代依蘭老百姓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發展經濟是最大的政績,去年財政收入實現1.4億元,增長28.2%;今年前5個月財政收入7600多萬元,同比增長67%,增長幅度居全市縣級之首。

    黑龍江中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黑龍江客車廠聯合研制的、我省第一臺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電動客車和混合動力客車,即將在本月底上路試運行。

    據研制單位負責人介紹,電動客車最高時速100公裡,續駛裡程220公裡,可載客75人,根據東北地區自然情況,設計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電池冷暖空調系統。該車充電時間為4—5小時,整車運行無有害物質排放。混合動力客車尾氣排放達到歐盟Ⅲ號標准,比同類型燃油車節油30%。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