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日電 日前,黑龍江省社保局在克山縣組織召開了全省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現場會,總結交流了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經驗。其間,就如何圍繞當前全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強化社會化管理服務本報記者采訪了梁席民局長。
記:請您簡單介紹下目前我省企業的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進展情況?
梁: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快建立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部署和勞動保障部的統一要求,今年我省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總人數要達到185萬人以上。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到90%,其中納入社區管理的退休人員要達到50%以上。為實現這一工作目標,各地正在積極采取措施,全力推進。截至5月末,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人數為163萬人,社會化管理服務率89.6%,其中,納入社區管理人數為30.6萬人。納入社區管理率為18.8%,鶴崗市、七臺河市、綏芬河市、黑河市、雞西市、牡丹江市和大慶市管理率達到50%以上。
記:養老保險制度的調整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與廣大職工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我們如何把握好政策,規范操作,確保社會的穩定?
梁:我省的試點方案在遵循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對現行養老保險制度中基金的籌集模式、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等政策做出了重大的調整。在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制度不變情況下,對個人賬戶規模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從2004年1月起,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從5%起步做實個人賬戶。做實個人賬戶基金由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實行統一管理,社會統籌基金不能佔用個人賬戶基金。全省做實個人賬戶後新增養老金缺口資金分別由國家、省、市、縣四級財政分別承擔,確保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全省養老保險費的籌資模式由現收現付式向部分積累式轉變,為迎接企業退休高峰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儲備一定數額的養老保險基金,以減輕財政補貼的壓力,確保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新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在職工達到規定的退休年齡且企業和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的,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記:全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並軌。並軌對振興老工業基地,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會給我們目前養老保險工作帶來諸多問題,我們如何解決?
梁:按照並軌工作計劃,年底前,全省將有80萬國企職工要解除勞動關系向失業保險並軌,這將使全省參保的實際繳費人數和當期養老保險費征繳額同時下降,這給我們完成今年的養老保險工作任務,帶來很大難度。要處理好並軌和社會保險的關系,重點是做好解除勞動關系並軌人員養老保險的補繳和重新接續繳費與發放經濟補償金的銜接工作。各地將及時對解除勞動關系的並軌人員清理職工歷年繳費情況、個人賬戶儲存額、核算企業和職工欠費情況,向並軌人員發放接續養老保險關系通知書,宣傳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的政策,讓並軌人員補繳歷年欠費,並重新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履行繳費義務。試點實施方案對接續養老保險關系的繳費基數和比例做了相應的調整。
記:請您介紹一下克山縣在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的成功經驗?
梁:我們選擇克山縣作為全省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典型,不僅僅看重克山縣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規范,並將中直統籌單位的退休人員也納入了社會化管理服務范圍,社會化服務率達到了95%以上,減輕了企業的負擔,為政府解決了很多的難題,更主要的是克山縣作為一個貧困縣,無論在地理位置、客觀條件和財政收入狀況上與其他縣相比都有一定差距的情況下,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之完善,我看作為全國的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典型也不為過。他們成功經驗值得大家借鑒。
記:雖然我省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總體工作進展不夠平衡,今後如何使全省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均衡發展?
梁:今後一段時間,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以克山經驗為典型,帶動本地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全面鋪開。對委托企業退管組織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各地要制定分期過渡到社區管理的工作進度和計劃,使企業職能逐步向社區移交和切換,最遲到2005年底,委托企業退管組織管理的退休人員要全部納入社區管理,為建立獨立於企業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奠定基礎。
(二)規范社會化管理服務形式,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不實問題。現行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委托企業退管組織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其企業退管組織本身就是企業的內部機構,由它管理,實際上並沒有從根本上減輕企業的事務負擔,有悖於建立獨立於企業事業單位之外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總體要求。按照國家對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要求,街道和社區是實現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載體。只有充分依靠街道和社區開展工作,纔能真正把這支退休大軍管理起來,組織起來,實現退休人員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貧有所濟。
(三)進一步完善社會化管理服務制度,為實現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創造條件。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在制度建立上狠下工夫,特別是退休人員檔案管理要規范化,移交的檔案要放在街道以上機構實行相對集中管理,不能放在社區。中小城市提倡全市(區)集中管理。要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明確管理職責和業務要求。
(四)盡快建立完善的社會化管理服務網絡,解決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這包括退管組織網絡和退管信息網絡兩大系統。目前我省已全部建立了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這為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奠定了基礎。但是,從全省總體來看,發展還不平衡。有的雖然建立了機構,但制度不規范,工作不到位;有的機構雖然開始運作,但職能單一,還沒有與社保機構建立起退管組織網絡,尚未發揮勞動保障整體功能,也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需要。各地要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在所有社區建立起職責明確、管理規范、運行良好的社會化管理服務網絡,使廣大退休人員得到及時便捷的管理服務。
(五)快速行動,強力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會後各地要立即研究制定下半年推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目標與措施,建立健全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要在借鑒克山縣經驗的基礎上,把中直行業、軍工、煤炭企業退休人員也納入當地的社區管理,確保實現50%的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