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牙疼不是病』妨礙著牙齒健康 口腔保潔急需『正規醫』
2004-07-05 15:40:3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5日電 統計顯示,我國口腔總發病率佔人口96.4%,但就診人數僅佔5.2%,除了人們的防病意識不足外,口腔科醫生的巨大缺口也制約了我國口腔保健水平的提高。發達國家一般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個牙科醫生,而我國平均每2.5萬人纔有一個,黑龍江省有些鄉鎮衛生院甚至根本沒有牙醫。

    從『有牙沒飯吃』到『有飯沒牙吃』

    『我曾經為一個20歲的小伙子拔了14顆牙。』中華口腔醫學會理事、省牙病防治指導組副組長、省口腔病防治院院長張貴凡不無惋惜地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對口腔衛生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我們不能告別了「有牙沒飯吃」的境況,再落入「有飯沒牙吃」的窘境。』

    據張院長介紹,衛生部近日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全國齲齒患病率為50%,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甚至達到90%,全國平均每人2.5個齲齒;牙周病的發病率為80%;錯合畸形的發病率是50%,三大牙病威脅著大多數國人的健康。

    6月28日上午,記者在哈爾濱市口腔醫院看到,治療室門外的走廊裡坐滿了候診的患者,兩名候診的患者捂著嘴痛苦地斜靠在椅子上,神情十分焦急,而裡面的牙科椅更是座無虛席。口腔內科主任傅明珠告訴記者,市民的口腔保健意識還比較差,到醫院來看牙的患者,多數是已經疼得受不了了纔來。兩天前接治的一位中年男子,一勾開牙齦,裡面的膿幾乎噴湧了出來。這名患者牙疼已經好多天了,為此他買了藥物牙膏,用鹽搓、吃止痛藥、消炎藥,就是不願意到醫院來『耽誤時間』。

    『牙疼不是病』的觀念在很多人的心裡依然根深蒂固,結果最後到醫院時往往都得拔髓,或者連牙齒都直接拔掉。另外,拔牙後不鑲在患者中更是十分普遍,長期下去周邊的牙齒也會出現傾斜、齲齒等問題。

    牙疼都能忍,預防性的治療更是不被人重視。省口腔病防治院院長張貴凡說,從口腔保健的角度來說,成年人至少一年應該洗一次牙,但臨床中接待的很多都是准新娘、准新郎,人們大多把洗牙看成是單純的美容項目,以保健為目的的洗牙者十分少見。

    牙科診所真假混雜

    據了解,在發達國家,口腔疾病的治療費用佔醫療總費用的比例高達5%%?10%%,我國口腔總發病率佔人口的96.4%%,但就診人數僅佔5.2%%,口腔保健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除了人們對牙病的認識還存在一定誤區外,口腔科醫生的巨大缺口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我國目前擁有口腔醫院191所,口腔醫師4萬人,此外還有私人口腔診所約1萬個,平均每2.5萬人纔有一個正規的牙科醫生,而發達國家一般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個牙科醫生。張貴凡說,我省人均擁有牙醫的數量與全國平均水平差不多,在一些鄉鎮衛生院甚至根本就沒有牙醫。

    但說起牙醫的缺乏,相信很多市民對此不以為然,因為在哈市的大街小巷、各個居民區內,幾乎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牙科診所。據不完全統計,哈市共有牙科診所100多家。但衛生行政部門在檢查中發現,一些牙科診所根本沒有正規的醫生,有的甚至是工廠裡的下崗職工『半路出家』。

    張貴凡認為,牙科技術相對容易入門,能夠獨立操作,購進一兩臺牙椅、必要的器械和材料,再僱用一兩個護士,就可以橕起一家私人牙科診所。市場需求大,更是黑牙所屢禁不絕的主要原因。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個體牙科診所的收入每年可達到10萬元以上。但是,他們對口腔醫療市場的『補充』並不會給患者帶來福音,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危害。

    『黑牙所』貽害無窮

    記者在哈市南崗區一家私人牙科診所表示要洗牙時,業主要30元,而正規醫院的價格是80元。不規范的牙科診所會對患者造成什麼危害呢?

    省口腔病防治院張貴凡院長表示,洗牙是預防口腔疾病的一個有效手段,但不規范的洗牙卻貽害無窮。首先,如果方法掌握不當,可能會損傷牙釉質和牙齦,還有些小診所洗牙後不進行拋光,牙面很快又會出現結石。更重要的是,如果器械不進行嚴格消毒,很容易引起疾病的傳播。

    去年9月,省及哈市社會經濟調查隊曾聯合衛生部門,對哈市60多家牙科診所進行明查暗訪。結果發現,有38.1%%的診所的工作室和操作臺不符合規定,一家門診牙齒修復室和小食堂共用不足4平方米的廚房,高壓消毒鍋竟同飯鍋放在一起;佔調查總數近兩成的牙科醫生拿不出從業身份證明,一位內科醫生卻從業於一家牙科診所,從事治牙洗牙和鑲復等牙齒美容工作;更令人懮慮的是,部分個體診所和社區開辦的牙科診室連最基本的消毒設備都不具備,雖然每次消毒成本只有3元左右,但多數診所在利益驅動下省了這道程序。調查發現,63.7%的診所使用的器械沒有徹底消毒和未達到消毒標准,一些個體診所對牙鑽從不消毒,一個患者接著一個患者地反復使用。

    據哈市衛生局醫政處鮑處長介紹,黑牙所的牙鑽、機頭等,在治療過程中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血液及齦溝液等,其表面及機頭內部管道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都能通過血液傳染,重復使用的一次性口腔診療器具或是消毒不徹底的牙鑽都有可能傳染這些疾病。

    口腔保健應走入社區

    在專業人纔短時間內無法滿足需求時,如何纔能做好市民的口腔保健呢?有關人士認為,首先要讓人們了解更多的、正確的口腔保健知識,其次醫療機構在服務理念上也應有所轉變。

    據張貴凡院長介紹,預防齲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證適宜的氟的攝入量,哈市及我省的安達、三肇等地都屬於低氟地區,市民應選擇使用含氟牙膏。另外,飲食中要注意少吃甜、粘的食物,並要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牙科診所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患者,除了價格便宜外,方便快捷也是他們的一大優勢,排隊候診是患者不願邁進醫院大門的主要原因。

    傅明珠主任告訴記者,發達國家的口腔保健是以小型的口腔保健門診為主,因為口腔內的疾病一般都需要及時治療,這種分散的小門診方式可以更方便患者就醫,而大的口腔醫院的主要任務是科研和培養人纔。目前,我省的正規口腔科還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醫療機構應該『眼光向下』,深入到社區之中普及牙病防治知識,使市民的口腔疾病得到及時地治療。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