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16日電(衣曉峰 記者杜筱)被視為一種劃時代的新技術設備--蛋白質指紋圖譜儀,日前落戶於哈醫大腫瘤科研所。這標志著黑龍江省腫瘤診斷模式有了革命性的飛躍,並使蛋白質芯片的研究和應用獲得了全新的技術平臺。
據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申寶忠教授介紹,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可以通過一個蛋白不同片斷的變異,測出不同類型腫瘤或其它疾病。檢測疾病的蛋白質組學變化,遠比當前常規檢測和基因檢測更准確、更有效。就臨床而言,蛋白組學更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具有快速、簡便、准確和特異性強等特點,特別是此法能直接檢測不經處理的尿液、血液或細胞裂解液等。例如傳統的卵巢癌腫瘤標志物對卵巢癌的診斷准確率約為25%,而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的准確率可達99%;對轉移性黑色素瘤、肉瘤和腎癌等的敏感性可達87%以上。當前中國人患惡性腫瘤死亡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發現不及時,而蛋白質芯片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蛋白質不同片斷的變異情況檢測,能達到90%以上的准確率,並提前3至5年對人體不同類型的腫瘤或其它疾病進行預警。
哈醫大附屬腫瘤醫院應用蛋白質圖譜技術,目前尚屬東北地區第一家。申寶忠教授說,他們將充分利用這高新技術平臺,以分子影像學和蛋白質組學為科研重點,對肺癌、肝癌、腸癌、胰腺癌、乳腺癌、鼻咽癌、白血病和神經膠質瘤等病種深入探討,臨床上及時篩選和發現早期腫瘤患者,並給予早期乾預和治療,由此降低惡性腫瘤的死亡率。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