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9日電 為了搶救紮龍濕地,黑龍江省首開國內濕地補水的先河,連續4年對紮龍濕地累計『注水』8.18億立方米,不僅使紮龍濕地初步恢復生機,而且對松嫩平原的黑土地的保護、大慶地下水下降漏斗的治理,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補水』工程收到成效。
由於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連年乾旱,紮龍濕地明水面積一再萎縮,嚴重威脅當地鶴類的棲息生存。紮龍濕地西部的土地已經嚴重荒漠化,其周邊的南部和北部無水的地區也已經嚴重沙化、鹽鹼化。同時,與紮龍濕地毗鄰的大慶西部,因連年采油已形成5560平方公裡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其面積在我國名列第二,發生了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這些都對松嫩平原上寶貴的黑土地構成嚴重威脅,守住紮龍濕地是避免黑土地被沙漠步步蠶食的唯一途徑。
補水後,目前紮龍濕地明水面積已經超出核心區400平方公裡,鶴類數量增加到400多只,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紮龍濕地的大面積明水,還將對大慶地區的地下水下降漏斗產生側向補給。
專家稱,對紮龍濕地的『補水』,不僅對恢復該濕地『地球之腎』的功能和保護鶴類等野生動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對保護松嫩平原這塊我國唯一、世界僅有3塊的寶貴的黑土地,具有戰略性意義。
目前,省水利廳正在組織編制《紮龍濕地水資源規劃》,力求在補水等方面,形成保護濕地的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