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上半年『10項利民行動』紮實推進
2004-07-23 17:35: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20日電 題:親民助民解民懮 黑龍江省上半年『10項利民行動』紮實推進

    去年9月,省委在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過程中,從切實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做出了開展『10項利民行動』的部署。

    一年多的時間裡,開展10項利民行動、辦好33件實事就像出征的號角響徹龍江大地,各級黨委政府、有關部門立即出臺措施、付諸行動,展開了一幅親民、助民、利民的戰斗畫卷。

    一項項行動,一件件實事,猶如春風縷縷,溫暖著百姓的心窩。親民助民利民事件件有回音

    促進再就業行動:今年1——6月,全省實現就業和再就業37.5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8.49萬人,其中,『4050』人員6.1萬人。累計為10863名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小額貸款1.96億元。

    助學行動:目前省級助學金已增加到3873萬元,用於資助6.8萬名農村中小學貧困學生和解決貧困大學生生活補貼。13個市(地)投入和捐贈4753萬元,資助貧困中小學生10多萬人。

    幫困行動:截至6月底,已解決516個村屯飲水困難問題。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差標准由40元提高到60元。上半年爭取國家下撥4600萬元、省裡配套500萬元的地方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已全部下撥災區。

    解難行動:農業信息網現已覆蓋50%的鄉村。在5個縣(市)開展了以大病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已有107.2萬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今年1——6月,全省拆除改造危棚區140萬平方米,佔年計劃的70%。學校危房改造行動:省財政積極籌措資金,於6月初將1.33億元危改補助資金全部下達各市縣,其中墊付2004年中央專項資金5000萬元。

    助殘行動:1——6月,組派『視覺第一中國行動』省醫療隊11批,同時依托定點醫院共完成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4700例。配發殘疾人用品用具6000件。向國家爭取4500萬元康復扶貧貸款並已投入使用,安排扶貧項目45個。

    治亂行動:共查處教育亂收費問題116個,涉及金額139萬元,有32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組織處理。查處涉藥違法案件3323起,查結2955起。共查處公路『三亂』案件47件,處理42人,清理取消公路收費站8個。

    方便群眾行動:在牡丹江、黑河兩市公安機關開展110、122、119『三臺合一』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改進和加強了全省110報警服務臺硬件建設。全省有12個市(地)120急救中心建設工作已開工建設。

    農民減負行動:全部免征農業稅28.2億元,已全部落實到位。省財政廳已將18.52億元糧食直補資金下撥各地,已發放到農民手中的糧食直補資金達18.29億元,佔補貼資金總額的98.7%。鄉鎮機關行政編制精簡15%%的工作已完成,減少人員5006名。

    傾聽群眾心聲行動:省直『行風熱線』節目已播出14期,18個部門主負責人走進直播間,共受理群眾的諮詢和投訴632件,辦結502件。信訪部門共受理群眾來信8437件、來訪6868人次,立案交辦信訪案件結案率為93.4%。把利民行動當作第一領導責任

    一諾千金,言出必踐。

    自去年10月省直有關部門在對如何開展10項利民行動、辦好33件實事向全省人民進行承諾的基礎上,今年初,省直各牽頭單位將新的一年所承擔的任務和目標又進行了分解,並與成員單位和市(地)進行了有效對接,進一步落實了具體的任務目標。

    13個市(地)把開展『10項利民行動』作為第一政治任務、第一民心工程、第一領導職責,周密部署、強力推進。

    哈爾濱市把開展利民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實行現場辦公,面對面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100多個,為群眾直接辦實事200多件。七臺河市把落實『10項利民行動』作為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對開展『10項利民行動』提出了需要細化落實的40個問題,進一步明確了部門、領導責任制。黑河市黨政『一把手』親自抓組織推進,年初召開的第一個黨政乾部大會,就是全市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動員大會。真正把群眾的事辦實辦好

    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省直各牽頭單位主動與成員單位進行溝通,主動與市(地)縣進行對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進工作落實。

    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等部門密切配合,在中小學學校危房改造行動中,落實資金9.45億元,預計今年7月底前可完成D級危房改造任務20.6萬平方米。

    各市(地)組織責任部門分別與省直對口單位和各縣區進行對接,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大興安嶺地區多方配合,全力救助弱勢群體,確保不讓一個貧困家庭挨餓,確保不讓一名貧困家庭學生失學,全區農村普遍實行低保,年人均不足800元的補到800元,對農村就學的貧困生每月補助150元。鶴崗蘿北縣為加快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從今年起,采取縣投入、村匹配、單位扶『三結合』的辦法,建立了『農村事業專項發展基金』,目前已首批投入87萬元,用於部分鄉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形成關注民意的輿論氛圍

    去年10月10日,省內主要媒體將10項利民行動、33件實事的工作任務目標予以公布,請全社會進行監督。今年初,又在《黑龍江日報》發表了題為《為百姓獻真情、讓群眾得實惠》的文章,對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反饋,在全社會引起了良好反響。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市(地)也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引導、監督作用,有力地推動了『10項利民行動』的健康發展。省勞動保障部門與省電視臺聯合主辦了《就業連心橋》專題欄目、與《黑龍江日報》聯合開辦了《就業與社會保障》專版,加大了再就業政策宣傳和培訓、就業信息發布的力度。佳木斯市在『行風熱線』中推出走進直播間、走出直播間、重返直播間三個板塊,密切了黨群乾群關系。

    各市(地)還通過新聞媒體,一方面大力宣傳『10項利民行動』中的先進典型,另一方面對工作起色不大,群眾有意見的單位和事件進行曝光。僅哈爾濱市就通過媒體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事件曝光了140件。在走進基層、發現問題中抓落實

    群眾需要就是第一信號。

    各部門、各市(地)組織乾部深入基層,深入實際,采取多種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工作落實。

    省紀檢部門組成專項檢查組,累計取消教育亂收費項目159項,降低收費標准143項,可減輕中小學生負擔4400萬元。

    齊齊哈爾市組織有關部門就如何搞好抗災自救工作深入訥河市、富裕縣和甘南縣調研,在掌握實情的基礎上,號召全市開展向災區獻愛心捐贈活動。雞西市聯合教育、財政和計劃等部門,分兩期對全市中小學危房情況進行了全面普查,出臺了《雞西市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提出5年內投入1.72億元,改造中小學228所,徹底解決全市中小學D級以上危房。伊春市經過認真調查研究、考察論證和試點,實現了農業信息村村通,目前全市有356個行政村,每天通過互聯網、無線尋呼網、電話網『三網互動』的方式,可接到相關信息200多條。探索建立實在管用的長效機制

    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各地、各部門積極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使『10項利民行動』沿著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有序運轉。

    省國稅局、地稅局對捐資助學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並將此項工作納入了年度工作責任目標考核之中。省信訪辦實行了責任追究制度,要求主要領導親自過問部署,親自落實包案領導,限期結案。省『一幫一』工作辦公室,實行了順向部署、逆向檢查制度,跟蹤督辦、目標管理制度,政策扶持、貸款保障制度等。

    牡丹江市各部門把『10項利民行動』納入本系統、本行業一級目標管理,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的『三個一』機制,並對活動的開展,實行全程監督。雙鴨山市建立了周總結、月匯報制度,市直各部門、各縣區組建了由一把手負責的工作班子和工作網絡,將利民行動目標任務分解細化,納入各級領導的考核范疇,層層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一個先進典型就是一面旗幟

    省直和各市(地)在開展『10項利民行動』中,注重發現、挖掘和選樹先進典型,帶動了面上工作落實。

    省總工會總結推廣了全省第二輪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方面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大力宣傳,收到了良好效果。

    哈爾濱市總結了南崗區深入開展全就業、全就學、全救助的『三全』活動的經驗,切實把解決弱勢群體的實際問題擺上位,還總結了市殘聯增加教育資金投入,多渠道、多形式的培養提高,著力提高殘疾人整體素質的基本經驗。七臺河市在總結開展城市『一幫一』扶貧解困工程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活動載體,實施了『以扶持下崗職工再就業,扶持貧困職工脫貧致富』為內容的『雙扶工程』。大慶市為城市特困群體建設了720戶廉租樓房,現已有137戶低保對象和45戶企業特困職工家庭入住。

    入夏的龍江大地天藍水碧,草木葳蕤。在這個孕育累累秋實的季節裡,各級黨員乾部全心全意謀民利,聚精會神抓發展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正在豐饒的大地上匯集、凝結、昇騰。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