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2日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哈爾濱市民開始『開發』自己的第二套住房,其中一些人把買地購房目光投向房價與地價相對便宜的郊區,在那裡置購房產作為周末休閑娛樂的場所。但是,由此而來的產權問題卻難以解決。
市民劉先生是到郊區購房者中較早的一位。幾年前,他從單位退休後在香坊區成高子鎮買了一個大院,院內前後兩棟房子。買房的價格比較便宜,劉先生在裝修上動了腦筋:開通上下水,安裝熱水器,裝修衛生間並增加多項設置,裝修後的房子可與市區的樓房媲美。房子裝修完畢後,劉先生和老伴兒住進了新家,還在院子裡種上大蔥、豆角等時令蔬菜,並入鄉隨俗地養了4條看門犬,過起了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一些親朋好友也把這裡當成了周末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據了解,根據土地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農村居民的宅基地屬集體所有,村民對宅基地只有使用權,宅基地上的農民住房只能賣給當地村民,而不能賣給屬於集體組織之外的人員,所以城市居民買農村宅基地不能辦理土地使用證,買的住房也不能擁有產權證等合法手續。很多在郊區購房的市民都了解這一規定,一位房主說:『買房、裝修加起來不過幾萬元,這點錢在市區內根本買不下一套房產。而到度假村或外地度假一年下來也是筆不小的開銷,買房的這筆錢有幾年時間就省回來了,房子不能更名卻可以使用,沒啥大影響。』
有關人士針對這種現象分析:市民到郊區購房正在逐漸發展成趨勢。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出現購買郊區商品房的熱潮,哈爾濱市民到郊區購買宅基地利於緩解城市的住房壓力,但目前我國法律對此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市民郊區購買宅基地或者建房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