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7月25日電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是哈市的家電購買高峰,到現在已經十四五年。中老年讀者還能記得,當年最火的日本家電最早進入我市的那批得是20年前。這些家電至今還有很大一部分被主人留用,或通過舊貨市場再轉到別的消費者家裡。
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高齡家電』淘汰率不到30%,而滯留在居民家中的各種超期使用電器至少有近十萬臺。這個數字對於我們擁有數百萬人口的城市來講還是相當保守的。
『高齡家電該退休了!』近日,記者采訪一些家電及相關行業業內人士時,頻頻聽到上述呼聲。安全殺手、環保罪人、耗電老虎……聽到這些『稱號』,這不禁讓人們對十萬個『定時炸彈』有了更深的認識。
據省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測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彩電使用年限為8年到10年,微波爐、收音機、電熨斗的使用年限分別為10年、7年、4年,家電的使用期限就是該產品設計的壽命。
據某家電生產廠家的黑龍江省總代理說:超過使用年限的家電耗電量高出新家電近10個百分點,一年下來光電費也是個不小的數字。據電業部門統計表明,『高齡家電』每年都會給我們帶來近百萬度的額外電耗。同時,『高齡家電』普遍存在噪聲嚴重超標問題。『高齡家電』的超期服役帶來了諸多的不安全因素,諸如某些老化的電器特別是電視在二次使用過程中還易發生爆炸事故,引發不測;冰箱的制冷劑含有破壞臭氧層物質,給人們生命安全帶來威脅等等。
品種齊全 價格低廉 舊家電市場不安全繁榮
最近幾年,哈市居民家中的家電更換率相對較快。但與此同時,舊家電的『退役路程』卻相當緩慢,有的家庭買來新家電,舊家電卻還是放在一邊插著電源,即使淘汰也會被小販們收走,而又被人重新利用。
在哈市道外區一家舊物市場,只見店鋪一家挨一家,店裡店外堆滿了待售的商品,其中有電視、音響、VCD、電冰箱、電風扇等家用電器。本不算寬的小道上,拉貨的三輪車頻繁進出。有些店主正在修理家電,還有的正在擦洗舊電冰箱上的污漬。記者隨便走進一家小店,店裡又黑又暗,幾十臺舊電視機摞在一起,記者向店主詢問了一下電視的價錢,『18英寸的160元,25英寸的240元到300元之間,新一些的360元。』店主答道。此外,電冰箱的價格在180元到260元之間,電風扇賣30多元。
東西雖然舊了點,但生意並不蕭條,前來購買舊家電的人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前來光顧的以民工、暫住戶為主,也有許多市民前來購買,甚至有些私營企業老板也來這裡為自己的店面和僱工挑選電視、風扇等舊電器,市場上生意很是不錯。
在道外區十八道街附近還生存著不少舊家電『專業戶』,集良街是與十八道街交叉的一條小街,在這條街上不少平房的門口都寫著『收舊家電』、『收電視機』等字樣。據了解,這裡的『專業戶』經營比較『專一』,每家經營頗具針對性,或電視、或冰箱,每家只經營一個品種,但家家生意都十分不錯,而且在一定范圍內還小有名氣。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於他們經營的舊家電的年限、質量均無人過問。
不問『工齡』 只圖便宜 舊家電不僅暢銷在農村
知情人士介紹說,這些舊家電主要是某些賓館淘汰或是部分企業庫存積壓的產品,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市民、搬遷戶那裡收購來的,有許多專門從事收購的小販給市場送貨。舊家電收來後,除在市場銷售外,大部分銷往附近農村,一般都有人專門來收貨,他們在收購價的基礎上再加一二百元轉手賣出。
這些舊家電為何能暢銷?知情人士介紹說,一般舊家電都很便宜,一二百元錢就可搞定。農村群眾收入較低,圖舊家電便宜;部分市民和打工者熱衷於購買舊電器,因為他們大多是租房暫住,購買新電器劃不來;還有些私企老板為節省開支,也來這裡為自己的店面或僱工挑選一些舊電器。
據了解,舊家電收購回來後,店主一般都要進行維修,簡單點的擦洗擦洗,維修一下,復雜的會予以翻新,換換外殼和部分零件,做到暫時能夠使用,因為看著新,有時可能還會賣個好價錢。
回收家電 無人埋單 舊家電渴望『壽終正寢』
『高齡家電』超期服役為我們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對此,老百姓是否知道呢?記者作了一次隨機調查,其結果讓人咋舌:在商場內10名被調查者中,有7人不能正確地說出或不知道家電還有使用年限。而有8人認為,就算是有使用年限也不會在家電還可以使用的情況下讓它『退休』。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事實上,大部分廠家在生產家電產品的時候,都有明確的設計生命周期,但為何沒有在銷售的最後環節把這個信息告訴消費者,或在產品使用說明書中進行提醒性標示呢?
有企業吐出苦衷,『進行標示是很容易的事,但標示之後的實際問題,如到了使用期限的家電產品是否要強制回收,由誰來承擔回收費用,以及過往銷售出去的產品如何回收等等目前都無法解決。而最關鍵的是國家沒有相關的管理辦法來對此進行系統指導。』
對此,記者在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正在制定《電子信息產品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並有望於年內出臺,屆時,舊家電超期服役問題將有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