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街頭歌者:游走在生存與藝術之間
2004-07-26 10:20:3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7月26日電 如果你是個細心的行人,你一定不會忽略哈市那些街頭『賣唱者』。地下通道裡、過街天橋上,他們彈著吉他、唱著歌曲,在那音樂的背後,會有怎樣的故事?近日,記者走近這一『特殊人群』———

    通道內的『賣唱者』

    17日,在哈市道裡區與南崗區交界處的霽虹橋地下通道口,遠遠地就能聽到通道裡傳來琴聲和歌聲。走進去,只見兩個男青年坐在通道的角落裡彈著吉他,長發虛掩著半邊臉龐。他們面前擺著的一個黑色的吉他套子上散落著一些零錢……

    記者注意到,偶爾有一些年輕的路人,會停下腳步聽他們唱一段兒;有時聽眾也會主動地掏些零錢放在他們黑色的吉他套子上。一個小時之後,黑色的吉他套子上又多了一些零星的硬幣,還有一張面額5元的紙幣,粗略算了一下有十餘元錢。『每天賺的錢數都不相同,有時能賺幾十元,有時一天下來纔賺幾元錢。最多的一次,是前幾天在哈一百前面的過街天橋上掙到140多元錢。』『賣唱者』之一———大年子輕聲地和記者聊著。

    『在通道和天橋唱歌不完全為了賺錢,主要是和別的工作相比,它自由,我喜歡唱什麼就唱什麼。也不要趕時間,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這也是我學習音樂的一種方式。我想找個地方通過音樂表達我內心的想法。』大年子說。

    『有時候也會看不同的人唱不同的歌。見男孩就唱搖滾,唱BEYOND;見著女孩就唱稍微柔情一點的。男的給錢一般不多,女孩給錢最豪爽,一掏就是50元、100元。有一次有一個女孩,蹲在我旁邊聽了很久,我一口氣給她彈了十來首歌。女孩子哭得很傷心,說是那天受了些挫折,聽我彈琴給了她力量,幫助她找回了希望,她很感謝我。後來,她硬要給我錢,我沒有收。結果,第二天晚上她特意跑來送了我一個儲錢罐。』年紀較小的『賣唱者』曉旭告訴記者。

    為了吉他拋棄了一切

    就像武俠小說描寫的那樣,兵器是一個武者的性命,而吉他則是『賣唱者』的生命,他們可以為了吉他拋棄一切。

    曉旭,真名叫馬曉旭,今年20歲。在他15歲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吉他。害怕上高中以後沒時間練琴的他,毅然放棄了初中的學業,跑到了一個地下樂隊裡和吉他手學琴。兩年後,他又背上琴奔波於哈市的各個酒吧尋找工作,但是一個17歲的少年想在酒吧中當歌手,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曉旭幾乎走遍了哈市所有的酒吧纔找到工作,可酒吧為了保持觀眾對歌手的新鮮感,每隔兩三個月就要換歌手,每次換地方曉旭就再把所有的酒吧走一遍……在對這種生活厭煩以後,曉旭開始漸漸加入到街頭賣唱的行列中。

    與曉旭相比,真名叫賈海年、23歲的大年子,經歷就更曲折。大年子當過四年的廚師,做過一年的裝修生意。2003年的時候,大年子正在蘭州做生意,正好趕上非典,生意賠得血本無歸,他和女朋友小岳兜裡只剩下了13元錢,房東天天堵在門口要房錢。萬般無奈,女朋友小岳一咬牙,把兩人惟一的一部手機賣了400元錢,讓大年子去買把吉他到街頭賣唱。當大年子來到樂器行的時候又犯了難,一把吉他少於460元不賣,可大年子一共纔有413元。為了買那把吉他,大年子不停地哀求老板,從上午一直求到晚上,最後樂器行的女老板終於動了惻隱之心,以410元的價格把吉他賣給了他。就這樣,大年子用這把吉他從蘭州唱回了哈市,一直唱到現在……

    後來,大年子在哈市街頭賣唱的時候,碰見了同樣在街頭賣唱的曉旭,於是兩個志趣相同的人走到了一起。

    我們不是乞丐

    談起在街頭賣唱時的感受,小旭和大年子的感觸頗深。

    『在街頭賣唱,受人白眼是難免的。人們總把我們和乞丐劃分到一個層次之中。但我們不認為我們是乞丐!我們也有尊嚴,乞丐是不勞而獲,而我們是用琴聲和歌聲來賺錢的。』大年子說,『所以,我們在天橋賣唱的時候,總是要等到乞討的人走了以後纔去。盡量把我和他們劃分開。』

    『在哈市,總是有人攆我們。而且警察、城管、居民委的老大媽、老大爺什麼人都可以管我們。』小旭告訴記者,『有時候,我們說些好話,「孝敬」兩盒煙,他們就讓我們唱一會兒,可更多的人還是對我們有看法,根本就不通融,客氣的攆我們走,不客氣的乾脆張嘴就罵。其實我們並沒有違反什麼規定,只是在傳播文化、傳播藝術,想讓人們接受我們而已。』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