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1日電4年來,興凱湖自然保護區鳥類增加了34種,其中10種為本區繁殖新記錄,填補了《中國鳥類分布名錄》和《東北鳥類名錄》空白。興凱湖的良性開發,創造了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利用的奇跡
既要喚醒沈睡了6500萬年的興凱湖,又不能讓它遭到破壞,保護與開發這根『平衡木』,能否托載起興凱湖的明天?
興凱湖由大、小興凱湖組成。湖區周邊分布著大型濕地。每年春秋兩季,成千上萬只候鳥雲集。當壁鎮、蓮花、新開流等5個景區,令人心馳神往。
省委書記宋法棠要求,一定要把興凱湖建設成為國際生態旅游基地。世界旅游組織評價,興凱湖是世界頂級的旅游資源。
1994年,興凱湖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了《中俄共同保護興凱湖協定》。1998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將興凱湖保護區列入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示范工程區。2002年,興凱湖濕地被拉姆薩爾國際公約組織列為《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01年8月,省政府常務會議批准成立興凱湖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約法三章』:興凱湖是老祖宗和大自然的遺產,保護第一,開發第二。開發寧可慢,決不能亂。
規劃先行。請來國際頂尖的旅游專家,用兩年時間完成了旅游總體規劃,期間百餘專家參與,全部高起點。湖區管理條例已報批省人大常委會。
按照規劃、建設、管理『三統一』的原則,管委會將駐湖部隊、農場、地方政府、水產公司共8家單位擰成一股繩,步調一致地走上了保護與開發的正軌。
爭資金、上項目,向國際生態旅游基地邁進。投資1.2億元的密山至興凱湖旅游公路竣工通車,密山至當壁鎮旅游公路年底交工。興凱湖的護堤、護岸工程先後投入了幾千萬元,拯救和保住了『有條件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理想的國際馬拉松跑道』(北京奧組委顧問吳季松語)的興凱湖湖崗。投資1178萬元的湖崗植被保護項目正在實施,世界罕見的興凱赤松等9種國家二類保護植被安享太平。
興凱大白魚是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興凱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整個湖區大白魚自然捕撈量每年只有7500公斤,用湖水養殖的大白魚年產量有幾百噸。嚴格的休漁規定,正在加緊進行的繁育工程,以及『興凱大白魚』商標的注冊,足以保證興凱魚宴無可挑剔。
最新監測結果顯示,2000年興凱湖自然保護區有鳥類185種,現有記錄鳥類219中,10種為本區繁殖新記錄,填補了《中國鳥類分布名錄》和《東北鳥類名錄》空白。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三年興凱湖有變化的是商店、飯店檔次高了,沒變的是湖水、湖崗、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旅游業佔雞西GDP的比例,因興凱湖而直線上昇:2001年不到1%;2003年接近5%,游客2001年為25萬人次,2003年為70萬人次,其中外地游客所佔比重比2001年增加了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