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載畜量超出3倍 『三化』面積48%黑龍江草原患病
2004-08-05 07:11:1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5日電 7月29日,黑龍江省畜牧局相關負責人向省人大做生態省建設專項匯報時指出:目前,全省共有草原6500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原4500萬畝。我省『三化』(沙化、鹼化、退化)草原總面積約3100萬畝,佔全省草原總面積的48%,其中沙化350萬畝,鹼化750萬畝,退化2000萬畝。我省『三化』草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該地區『三化』草原面積已達1917萬畝。

    省畜牧局相關人士分析,我省草原『三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即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一方面表現為『三化』草原地區屬沙質土壤、鹼化土壤基質,氣候乾旱多風,個別地區十年九春旱,加劇了草原沙化、鹼化;另一方面,近年來的洪澇災害嚴重,洪水衝毀了一些草原,形成了沙地、鹼溝。人為因素表現為『三化』草原地區近年來畜牧業生產發展迅速,草食牲畜迅速增加,草原遭到嚴重破壞,草原實際載畜量是理論載畜量的3倍,牧草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植被減少,涵養水源能力下降。加之歷史上曾經片面追求糧食生產,對草原私開濫墾,加劇了水土流失,引起了草原『三化』。

    現在,草原『三化』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危害。一方面它影響了生態環境,加劇了災害天氣的發生頻率,嚴重的地方已經出現沙進人退、阻斷交通等情況;另一方面,減少了牧草產量,限制了畜牧業生產的持續、協調發展,降低了農牧民的收入,影響了地域經濟的發展。

    當前,治理『三化』草原存在的問題有:對『三化』草原危害性認識不夠;一些貧困縣或經濟欠發達市縣拿不出資金治理『三化』草原;轉變農民傳統的飼養方式實行休牧禁牧還有一定難度。

責任編輯:超級管理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