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備受市民關注的百年老牆保存性移動工程,在道裡區西九道街正式啟動。經過6小時的人工移動,現場30餘名工人將一面重達300噸的老牆成功移出3米,預計4日內將完成平移。據悉,單體牆平移在國內尚屬首次。
此次移動的老牆位於道裡區西九道街,是一座具有100多年歷史的俄式建築的外牆。該牆高12.3米,厚0.75米,長21米,牆體重達300噸,打包後的重量達到500噸。昨天9時50分,30餘名工作人員進入現場各就各位。10時16分,12根導鏈在工人的操作下同時發力。記者在現場看到,拉動導鏈的工人每人兩腕間都由一根細繩連接,據稱是為了控制每次拉動導鏈的距離。在指揮人員的口哨聲中,每隔兩分鍾左右便停止工作,由監測人員仔細觀察老牆的移動情況。截至昨天18時許,老牆共平移3米。
老牆平移工程中的兩面老牆分別位於道裡區西九道街原42號和46號,分別為二層牆和三層牆。負責保護性開發建設的道裡區政府及黑龍江金安歐羅巴廣場發展有限公司,決定將這兩面老牆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待新建築建成後再將老牆移回原位,鑲嵌到新建築上。
因移動單體牆在國內尚無先例,為成功移動這兩面老牆,有關專家對移動老牆進行前期設定試驗,制訂出一套導鏈滾動式移牆方案,用250噸鋼梁及木板將0.75米厚的老牆打包加寬到4米,以增加牆體在移動時的穩定性,同時用鋼筋混凝土在地面澆築6條滑道,滑道上鋪設2厘米厚的鋼板,分別在老牆上設立4個拉力點,同時在牆基下面設立24個千斤頂做支橕。在千斤頂將牆頂離地面時,再用直徑4厘米的圓鋼伸入牆下作為滾動軸。王世義 記者 楊曉寧
本報記者 劉維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