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18日電 題:民營醫院:外來『名醫』會看病?
從外地,特別是北京、上海請醫生來哈爾濱進行會診、義診,在今年成為民營醫院的一個熱點。不斷推出名醫出診,已經成為他們應對市場競爭的一個砝碼。那麼,『名醫出診』究竟是一個多重的砝碼呢?
『名醫出診』:砝碼有多重?
近年來,綜合性民營醫院的出現,無疑成為醫療市場中的亮點。人們看到了新的服務模式,新的就醫環境。但令一些民營醫院難以接受的是,雖然人們口口聲聲說『民營醫院挺好』,可前來就醫的人並不多。與此同時,他們不得不承認,『對於民營醫院來說,生存是第一位的。所以患者是我們時刻需要爭取的資源,生存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壓力,而生存的重要指標便是門診量、住院率。』
於是,在服務、經濟實力方面並無劣勢的民營醫院發現,名醫更能吸引患者,名醫能夠讓門診量大增,在日漸昇級的醫療競爭中『名醫出診』成為新戰術。從記者觀察看,一些民營醫院確實靠此引來了不少患者,『名醫出診』在表面上成為一個很重的砝碼。
同時,記者也發現了一些『名醫現象』:他們治病的范圍往往不是限定在高難度的手術,或者運用在醫療界中公認的先進方法治療常見病、多發病,而是治療那些在醫療界公認難以治愈的一些疑難雜癥,或者在業界成為公開秘密的『藥品高收益率』、『回報較快』的疾病;上海、北京的某些專家實際就是本院的醫生,根本不是所說的外地名醫;此外,相當一部分名醫看病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專門用某種藥,無論患者病情怎樣,他都會說服患者用該藥。這種治療辦法,可想而知,它的診治率會如何?『名醫出診』的砝碼重量就這樣不斷減輕。
此時,記者纔明白一位業內人士對於請外地名醫的透露:『一是他們的頭銜可高一些,多一些,更吸引患者;二是他們不需要承擔治愈率風險或者個人口碑問題。』
名醫服務:服務什麼?
在我市,民營醫院給市民的最深印象是服務比較熱情。如此,有民營醫院解釋說,他們推出名醫也是一種服務。或許有些民營醫院還不知道,正是這樣的解釋使得他們的服務也由此打了折扣。因為這樣的『服務』並為給患者帶來真正的好處即少花錢治好病,相反,使得部分患者有種進了幾年前最流行的『個人承包科室』的感覺。
一位醫院院長曾就民營醫院問題說,民營醫院只有在規模、技術方面足夠吸引患者,纔能在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人們在就醫時首要考慮的是診斷准確率以及治愈率問題,人們就醫的最大要求是治好病,在治好病的前提下纔能進一步考慮服務問題,或者說服務要建立在治好病的前提下。還有人認為,民營醫院需要熱情的服務,需要知名的專家,但怎樣培養自己的名醫,怎樣形成自己的服務特色很關鍵。因為只有擁有自己的名醫,形成自己的服務特色,纔能更好樹立自己的優勢和品牌。
一位患者的話或許很具有代表性:『名醫服務是要名醫能夠運用自己的技術和熱情,最大限度解決患者的痛苦,而不是最大限度掏空患者的錢包。』
據了解,在很多發達國家的民營醫院,『患者是第一位』這一理念根深蒂固。每位醫生面前都有一張人體解剖掛圖,醫生會向每位就診患者解說病在哪裡,致病原因是什麼,平時應該注意些什麼等等,他們最看重患者的口碑,因此他們所作的一切就是努力治好患者的疾病,當然這裡包括很多細微的服務。
因此,民營醫院要想真正在競爭中奪得一席之地,長足發展,最重要的還是解決診治率問題。名醫也好,服務也好,都不能脫離診治率。醫生的診治率高了,自然他的知名度會提高,得到患者信賴,患者纔會從內心接受醫院熱情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