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長嶺湖2004年以來乾涸見底 失去生態調節作用
2004-08-19 16:29: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19日電 長嶺湖,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新發鎮,距市中心10餘公裡,驅車半小時就到。

    來到長嶺湖,卻看不到水。

    站在湖堤上向東望去,近三公裡的湖區,大部分都被蔥蘢的莊稼所覆蓋,中間偶爾有一兩處裸露的湖床,也是泥土龜裂,上邊散落著河蚌的殘骸,幾只水鳥在空中悲鳴著飛過。只有湖堤上的許多療養院、度假村,讓人聯想到過去這裡曾經的風光。

    湖中的莊稼以大豆為主,也許是土壤肥沃吧,豆莢飽滿,豐收在望。還有剛種上的秋白菜,也是長勢喜人。

    在湖邊,記者碰到了原來在這裡看魚的夏忠苓老人。老漢說,這些年湖水越來越瘦,只好靠附近的萬家灌溉站引松花江水過來補充。長嶺湖分西湖和東湖兩部分,這西湖是他女婿個人承包的,已經六七年光景了。引水、抽水一年要20多萬元,成本太高了,再加上今春松花江水淺,因此就沒有養魚,把湖底承包給了附近農戶種地,從中賺點錢,彌補承包費了。承包費一年五萬多,交給長嶺湖漁場。

    在湖邊,有一堆巨石,上書『長嶺湖』幾個斑駁的字樣,夏老漢說,這原是為發展旅游整的,現在水沒了,游人少了,許多游樂設施都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到處一片莊稼地,沒啥玩的了!』

    湖堤的北邊高坡處有許多度假村,其中有的剛建了一半就扔在那裡。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因為湖水枯乾了,度假村建起來也沒前途,只好停工。

    沿湖南的沙石路向東行一公裡多,過了一道壩,就是長嶺湖的東湖區。東湖乾得比西湖更徹底,湖底兒連點濕氣都感覺不到。一座泵站立在壩上,早已廢棄。湖的邊緣有一些荒草,牧羊人趕著羊在放牧。附近一位養魚人說,東湖裡莊稼已種了兩三年了,是湖面承包人自己開墾的,一年光賣大豆能收入個二三十萬元,並不比養魚的收入差。

    就了解到的情況,記者采訪了長嶺湖漁場的劉副場長。劉副場長介紹,長嶺湖東湖面積1200畝,西湖1300畝,分別承包給了本場姓董的和姓金的兩位職工。但由於去年冬松花江水位低,上凍前沒有補上水,再加上今年春旱,也沒引水補充,就乾成這樣了。

    劉也承認,承包合同裡約定的就是用水面養魚,改變生態條件,開地種田是不對的。今夏水漲上來後,我們就積極與承包人交涉,督促他們馬上補水,但萬家灌溉站覺得,他們的泵大,長嶺湖需水量小,單獨給他們引水不劃算,因此就沒談攏。他同時強調,現在企業很困難,承包人也不容易,要想拯救長嶺湖,需要市裡統一協調。

    長嶺湖周邊的沼澤濕地,也全都種上了莊稼,或是開闢成了一塊塊的魚池,有的魚池中也乾了。一位承包人說,電費漲了,近來的魚市行情也不好,不如種地省事兒!

    哈爾濱市環保局自然保護處王曉東聽了記者的介紹後感到很吃驚。他說,長嶺湖地區年初被哈爾濱市確立為生態功能區,境內的濕地、水面、林地都應受到有效的保護,不管什麼原因,改變湖區生態開荒種地都是不允許的,將對城市生態平衡構成威脅。我們將馬上前去調查此事……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