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躲在角落裡看相,到公然在鬧市擺攤測運氣推八字,再到形成算命一條街,近年來,我市算命之風開始開頭。對此,管理部門說,這是城市『頑疾』,很難治理;心理學家說,算命先生多起來是因為人們精神空虛,很多人都願意把前程寄托在『大師』身上。算命之風興盛向我們打出一個問號,是城市管理不到位還是市民信仰的缺失?
算命一條街生意火爆
道外區靖宇十六道街是道外區最繁華的商業街。就是在這條街的入口處,記者連續多日看到有七八名中年婦女和老年男子在這裡擺攤替人算命,每到雙休日在這裡擺攤算卦的人會增加到十幾人之多,來這裡求神問卦的人也絡繹不絕。周圍一家商店老板說,這些人在這裡擺攤算命有一兩個月了,開始只有一兩個人,現在有一群人了。每天都在那裡一邊打著竹板一邊拉著路人算命,但一直沒人過問。『其實,道外十六道街路口的算命攤只是我市一些沒有地盤的相士開闢的新地盤。』一名知情人說,與道裡區顧鄉大街中段的『算命一條街』相比,這裡並不算什麼。
顧鄉大街中段的『算命一條街』是我市長期以來『人氣』很旺的地方。這裡每天都有十幾個相士擺攤設點。即使在前一段天氣酷熱的時候,
在這裡擺攤算命的人也從來沒有減少過。住在周圍的居民們說,這條算命街存在有很多年了,以前有城管或市容部門偶爾管過,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算命先生越來越多,連一些路邊店的門都堵住過。周圍的店家也從不敢說。街邊一家商店的經理對記者說:『這些人都很凶,我們可不敢說他們。有一次,他們把我的店面堵住了,我說了幾句,結果差點被他們圍攻。』
而在我市中心的一些地區,一些算命館也以『起名公司』等形式開張營業,經營的業務范圍很廣,從算命、測八字到看風水,到給孩子取名字,等等。據一位曾經為孩子取名而去求教起名『大師』的陳女士介紹,起名『大師』不光為孩子起名,還可以為大人改名,並且幫助起名者測算命運。起名大師對陳女士說:『你原來的名字所佔的卦相有好幾項都是凶,必須得改,否則就會影響到你的時運。』讓陳女士感到好笑的是,起名『大師』為陳女士起的新名字竟都和瓊瑤小說裡的名字相仿。算命先生大多沒啥文化是一些什麼樣的『大師』在替人算命?記者在顧鄉大街以求卦者的身份和幾名算命先生聊了一聊。偶爾到這裡『客串』算命的王某說,以前他是我市郊區供銷社的一名職工,下崗以後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後來他的一個鄰居靠算命發了財,還蓋起了一棟二層的房子,他就也開始買幾本書看。看完之後便到這裡來替人算命。『我不經常來,因為這裡的地盤都被一些人霸佔了,我只能到邊角上。這個地方有幾個算命的就住在旁邊,有本地的,也有一些外地來的人。』王某介紹『經驗』說:『其實算命也不需要什麼文化,都是買幾本書看,或者跟人學幾天,就出來擺攤設點。反正你說什麼都有人信。』
在另一個卦攤上,一個自稱從山東來的中年婦女為記者算了一卦。這個中年婦女先讓記者搖了6次銅錢,然後煞有介事地用手指算了一下,對記者說,你今年11月份會走一次桃花運,11月份的時候會找到女朋友,可以結束你的單身生活。聽到這話讓記者吃驚不小,因為記者本人已經在8年前就結婚了,孩子今年上小學,怎麼會過單身生活呢?
在接下來的談話當中,這個中年婦女『神叨叨』地告訴記者,她原來是山東省的農民,有一天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能夠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前世、來生。從此以後她就開始游走全國各地。這個中年婦女把自己說得神乎其神,可是連記者是否已經結婚都沒有『算』出來。這個中年婦女面前的牌子上還寫著『培訓學員』的字樣。可以看出為了賺錢她還要培養『接班人』。有『心疾』的人偏愛算命據我市一位心理學家介紹,一個生活順利事業有成的人一般不會找『半仙』們求神問卦。而求神問卦者往往是一些患有心理疾病,或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的人,這些人又很難找到傾訴和理解他們的對象,因此求助街頭的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的登場,是對正規心理諮詢、心理輔導市場的嚴峻挑戰。目前我國各大城市都有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精神病科醫師等專家開設的心理諮詢、心理健康門診服務機構,但還有打著心理諮詢等旗號的電話聊
天、電臺熱線等『服務』渠道,這些『服務』渠道由於良莠不齊、漫天要價攪亂了心理治療的市場。由於目前市場不夠規范,正規心理諮詢師或者力量不足,或者收費過高,致使算命先生粉墨登場,來撿這個『漏』。
現代社會,人的心理疾患增多,心理健康成為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問題。在西方發達國家,心理醫生就像律師一樣普及,隨時可以與求助者溝通、傾訴、疏導,成為維護公民心理健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我國目前現狀下,培養公民心理健康消費觀念以及規范相應的心理諮詢市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算命之風已成城市『頑疾』
從算命之風興盛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我市有關部門管理的不到位。一名在顧鄉大街算命的相士對記者說,有時管事兒的來了我們就走開一下,大多數時候是沒有人管。記者采訪我市有關部門時,一位負責人說:這些人是最難管理的一類,我們打擊一段時間他們就消失一段時間,我們的人走後他們又都出來擺攤算卦。不管怎麼治理都只能治理一些表面現象。
『算命之風不可漲。』我市一名長期關注此類現象的社會學家說,推命、八卦、看風水等現象從開始出現到今天,算來已經存在幾千年了,其間或在社會潛行或公然興盛市井,要在一個期限內徹底消失很困難,但是,如果任其泛濫就可能給社會帶來很大危害。這些年來,很多腐敗案裡我們都能看到一些落馬貪官幾乎都拋棄信仰,相信鬼神、相信命運。像王懷忠之流,花上百萬元去『消災』。算命之風的興盛,從管理上來看,和一些部門的漠視不無關系,而深層的因素卻是信仰的缺失。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本報記者葉勇戴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