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 殷承宗9月來哈奏《黃河》
2004-08-23 08:33:2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23日電 今年是鋼琴協奏曲《黃河》創作35周年,明年將是抗戰勝利60周年。9月份,著名旅美鋼琴演奏家殷承宗先生將開始沿著奔騰的黃河舉辦他的協奏曲音樂會。22日記者電話采訪了他,殷承宗透露,本次音樂會的第一站將鎖定在哈爾濱。

    記者:您在很小時候就登臺演奏,那時候想過以後要成為鋼琴家嗎?

    殷承宗:對啊,不然我也不會千裡迢迢跑到上海去考音樂學院附中啊。那時候和現在可不一樣,沒有公路、沒有火車、沒有船更沒有飛機。就是一段一段地走,都是紅土路,我坐著小卡車,一天顛啊顛,然後還要找小旅店,顛了4天纔到了江西的上堯,纔看到火車,我都以為這輩子都回不了家了。而且媽媽也很捨不得,可是我那時候認為,一定要從鼓浪嶼走出來,因為那裡甚至沒有專業的鋼琴教師。

    記者:學琴的過程順利嗎?

    殷承宗:對,非常順利。我到音樂學院第二年,就在比賽中得了金獎。

    記者:中國現在有特別多的鋼琴比賽。

    殷承宗:現在的考級、比賽都成了生意,我覺得那根本不是在搞藝術。以前全世界的比賽沒幾個,現在差不多有500多個鋼琴比賽,哪裡有那麼多天纔啊!中國有上百萬人都在考級,從藝術規律來說,我對此持保留看法。

    記者:但鋼琴考級、比賽使得中國的鋼琴技法方面得到了很大發展啊。

    殷承宗:這幾年彈鋼琴的技術發展確實很快,可是藝術不像經濟可以爆發,它是需要積累的,需要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藝術纔能夠真正成長起來。中國這種現象在現今也是必然的,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鋼琴不是一個技巧的運動,不是比誰跑得最快,誰就是第一名,鋼琴是表現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

    記者:您認為鋼琴的藝術感覺應如何培養?

    殷承宗:有些小孩,甚至大一點的孩子在學琴的時候,他並不知道樂曲內容講的是什麼,這也要靠老師來講解。演奏者本身要對這個曲子、這個作曲家有所了解。比方說,前蘇聯的一些作曲家在20世紀寫了很多作品,你在演奏的時候要知道這段歷史,否則乾巴巴的彈琴是沒有內涵的。

    記者:鋼琴也是需要感動別人的藝術。

    殷承宗:是的。這跟跳舞、演戲一樣,都是表達感情的藝術,也只有這樣,藝術纔有生命。

    記者:現在藝術界很流行將古典和現代的東西結合在一起?

    殷承宗:也是一個路子,但目前來說我不會去走。就像美聲唱法和流行音樂,這是兩種不同的音樂種類,要走到頂尖的話都不容易。流行的更容易接近觀眾,可以培養更廣泛的觀眾群,但是流行的東西畢竟是一時的,不會像古典的那麼長久、那麼有生命力。但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你開你的花、我開我的花,總歸是有的人喜歡更嚴肅、更高雅的,當然,這部分人可能會少一點,而有的人就喜歡一聽就懂的。

    記者:您認為中國的觀眾在欣賞高雅音樂的時候最缺少的是什麼?

    殷承宗:我覺得他們應該理解音樂,因為高雅音樂不像流行音樂,不需要太多解釋就會懂。這也需要做很多普及工作,最好在要去聽演奏會的時候先翻翻書,知道今天要去聽的東西,講的是什麼,媒體也最好能報道一下曲目的解說詞。總之,還是普及工作比較重要。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