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大慶8月24日電幾千年來的農業稅一朝得免,2004年對於大慶的農民來說,是個好年頭。林甸縣紅旗鎮農民張峰(化名)的全家,早早地就開始修理農具,購買種子、化肥,樣樣做得仔細周全,『幾十畝地種完了,也沒感覺到往年種地時的那個累勁兒』。5月下旬,地剛種完,張家又把鋤具修了一遍。
就在張家人對收成充滿憧憬之時,卻聽到這樣一個傳言:今年買的美國二銨是假的。
這個傳言讓張家人頓時蒙了。
而此時,在富裕、明水、拜泉、齊市的梅裡斯區,假化肥的事也傳得沸沸揚揚。
化肥庫驚現50噸假二銨
『我縣發現大量假二銨。』4月26日,這個消息使林甸縣公安局的每一位警察都繃緊了神經。
據大慶網報道,當天,林甸縣公安局治安警察大隊接到林甸縣工商局報案:縣生產資料公司化肥庫內有人存放偽劣化肥。接到報案後,治安大隊長范文波立即帶領警長宋楓、張金輝趕到現場。在倉庫內,公安人員發現了50餘噸黃色塑料袋包裝的中國農資集團『中農牌』二銨。范文波打開化肥的包裝,取出些二銨放在手中反復觀察,多年的農村工作經驗告訴他,這二銨有些不對勁兒。
4月27日,林甸縣技術監督局委托齊齊哈爾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鑒定,認定查封的50餘噸二銨為偽劣化肥。
這麼多的偽劣化肥從哪裡來?要銷到何處?接案當天,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林甸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辦案人的腦海中。『線索,一定要大量搜集線索。』但是,擺在辦案人員眼前的除了那50多噸假二銨,一無所有。
4月27日,治安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紅旗鎮永勝村村民張某有出售假化肥的嫌疑。但當辦案人員趕到時,張某早已逃之夭夭,辦案人員撲了一個空。
一句話引出幕後之人
時間倒轉到3月份,齊齊哈爾市建華農場農工於玉清(化名)通過林甸縣三合鄉農民劉貴(化名)介紹,認識了林甸縣紅旗鎮無業人員劉振學,並從劉振學手中購買二銨化肥50噸,『撒可富』復合肥25噸。於玉清購買的75噸化肥,除7噸自用外,其餘全部銷售給富裕縣境內的部分農民。
5月6日,一買化肥的農戶向於玉清反映,從他手中購買的『撒可富』與尿素摻在一起後,『撒可富』出現了溶化現象,根本無法使用。於玉清拎著自己的『撒可富』的包裝袋,到一位撒可富復合肥的定點經銷處去比較。這位經銷商拿著於玉清的『撒可富』包裝袋看了看說:『你看我這個包裝上的防偽標志中間有一條線,你這個沒有,而且我的撒可富的防偽標志在太陽下看有七彩光,你的這個標志雖然顏色比較鮮艷,但在太陽下沒有七彩光。我懷疑你這肥是假的。』
經銷商的一句話,讓於玉清心裡直犯嘀咕,『莫非這肥真是假的?這化肥都是賣給了老親少友的,如果真是假的那可坑死人、也丟大人了。』為了弄清真相,於玉清當即帶著化肥到齊齊哈爾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做鑒定。經過鑒定,劉振學賣給於玉清的化肥是偽劣化肥。
5月10日,於玉清來到林甸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報案。
主犯是只老狐狸
5月10日,接到報案後,林甸縣公安局給予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5·10』專案組,並將50噸偽劣二銨案與劉振學銷售偽劣化肥案並案偵查。
5月12日中午,公安機關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劉振學正在林甸縣紅旗鎮某飯店吃飯。得知這一重大線索後,治安大隊長范文波帶領副大隊長劉偉、警長宋楓迅速趕到紅旗鎮,並在飯店內將劉振學抓獲。在抓捕過程中,劉振學進行反抗,並將辦案人員的手、臉抓破,衣服撕壞。
劉振學曾在紅旗鎮擔任過兩年的司法員,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在審訊過程中,劉振學像一只與獵人玩智力游戲的老狐狸一樣,堅持『一問三不知,神仙怪不得』的原則,連自己的身份也不交待,更別說是犯罪事實了。
針對這一情況,專案組決定首先從外圍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同時對劉振學的住處依法進行搜查。在劉的住處,辦案人員獲得重要物證(賬本、發貨票等),並獲取直接證人證言7份。在零口供的情況下,專案組憑證據將犯罪嫌疑人劉振學予以刑事拘留。刑事拘留後的第二天,劉振學在大量證據面前終於沈不住氣,開口供認自己生產、銷售偽劣化肥的犯罪事實。
假化肥為含硫酸鎂的土
追究這假化肥的來歷還得從去年說起。當了兩年司法員見沒什麼『錢』途的劉振學決定『下海』,但折騰了幾年也未掙到什麼錢。2003年11月,劉振學在哈爾濱市參加化肥洽談會時結識了連雲港市的化肥經銷商孫克勤、侯立新(化名)。孫、侯二人告訴劉振學,用含硫酸鎂的土加工成化肥的模樣後,可冒充美國二銨和撒可富復合肥,掙大錢。當得知一噸含硫酸鎂的土進價僅700元,經過『翻包』(換包裝)就能賣到2000多元,劉振法立即將法律置之度外,乾起了這坑農、害農的買賣。
連雲港市有許多硫酸鎂礦,為了賺錢,許多當地人利用一種顆粒機將這些硫酸鎂或礦裡的廢料根據客戶的要求制作成白色顆粒(可冒充撒可富)或黑色顆粒(可冒充二銨)賣到東北三省、新疆、甘肅、山西、河南、四川等地。而孫克勤就是這樣一位小生產者。
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份,劉振學通過孫克勤、侯立新先後從連雲港市購進假化肥238噸,存放在吳子坤(劉的姐夫)鐵路專線庫房內。為了讓購買者相信這些化肥是真的,劉振學又購買了65噸合格二銨和23噸撒可富復合肥,並在杜爾伯特縣城外廢棄的炸藥廠內進行『翻包』。他讓工人在『翻包』時每袋化肥的兩端放上一層真化肥,中間放假化肥。
就這樣,700元一噸的『土』一轉眼就變成了美國二銨和撒可富復合肥,價格也跟著翻跟頭。經過『翻包』,劉振學共『加工』了326噸假化肥,並以每噸2100元的價格賣給二道販子,二道販子再以每噸2400元至2600元不等的價格銷往林甸、拜泉、明水、富裕等地的農村。
5月13日,專案組成員根據劉振學提供的線索,來到杜爾伯特縣,在林甸縣駐杜爾伯特縣鐵路辦事處將吳子坤抓獲。在吳子坤的辦公室,專案組搜出3張180噸鐵路運輸化肥貨單和有關證據,同時將吳子坤刑事拘留。至此,劉振學生產、銷售偽劣化肥案初戰告捷。
為抓獲此案的主犯之一孫克勤,專案組成員於6月初前往連雲港,在連雲港市警方的配合下找到孫克勤的家,但並未見到孫克勤本人。8月5日,連雲港市警方將孫克勤抓獲。
8月4日,林甸縣公安局以生產、銷售偽劣化肥罪正式向檢察機關提起訴訟。與此同時,連雲港市也開始了一次大規模的打擊制售假化肥行為專項整治活動。往日加班加點生產硫酸鎂顆粒的小加工廠已銷聲匿跡,許多小加工廠內已經找不到工人和生產設備了,這其中也包括孫克勤的小加工廠。
共兩萬畝良田受害
為了查清這326噸假化肥的去向,減少農民的損失,『5·10』專案組的全體民警先後40餘次到拜泉縣、明水縣、富裕縣、杜爾伯特縣等地進行調查。經核實,劉振學銷售的偽劣化肥在富裕縣、明水縣、拜泉縣、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齊市建化廠農業開發公司802農場、林甸縣共入地20370畝,其中,我市林甸縣有258畝玉米、770畝大豆、10畝綠豆地被撒進了這種能夠使土地板結的假化肥。
在核查工作中,共收繳劉振學出售的假化肥32噸,並告知已經使用該化肥的農民及時采取追肥等補救措施。
7月中旬,撒入偽劣化肥的土地植物出現稈細、葉黃、生長慢的現象,市農科所認定,偽劣化肥將會對作物的收成造成較大影響。8月初,經市價格認證中心認定,撒入偽劣化肥的土地將造成農民16.9萬元的損失。林甸縣公安局的辦案人員將10萬元贓款全額返還給受害農民。
據介紹,這起生產、銷售偽劣化肥案主犯共6人,其中,已經抓獲1人,尚有5人在逃。此案生產、銷售偽劣化肥326噸,數量之大在我市歷史上尚數首次,在全省破獲數量如此之大的假化肥案也是十分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