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延續歷史文脈彰顯現代風情 哈爾濱多元文化色彩紛呈
2004-08-25 17:02:3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編者按:今天的《黑龍江日報》刊登了綜述文章《延續歷史文脈彰顯現代風情 哈爾濱多元文化色彩紛呈》,對哈爾濱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以來的城市文化建設進行了記錄和展現,全文轉載如下:

    東北網哈爾濱8月25日電 題:延續歷史文脈彰顯現代風情 哈爾濱多元文化色彩紛呈

    1994年1月4日,哈爾濱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近十年來,本著『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開展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管理服務的一系列工作;特別近兩年來,哈爾濱落實『五大基地、一個中心、一座名城』戰略。如今這座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國際性大都市更增添了幾許『洋氣』。

    繼承和探索特色風格

    哈爾濱在自身更新改造的過程中,始終將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放在重要位置。對南崗中東鐵路住宅保護街坊、道外傳統商市風貌區、『731遺址』等進行的保護性改造;索菲亞廣場、果戈裡大街等廣場和街區的規劃改造,無不是在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基礎上進行的。近日對道裡區西九道街老牆進行平移的工程也是如此。

    據悉,由哈市規劃局擬定的第二批27處三類保護建築和第三批61處保護建築,日前已獲哈市政府原則通過;第四批保護建築、保護街區普查認定、測繪、建檔調研工作也即將開始。

    在繼承特色的基礎上,哈爾濱開始探索多元的建築文化。哈爾濱的重點建設項目都舉行了國際競賽征集優秀建築設計方案。這些新建築及建築群充分體現了國際上建築技術、建築文化的發展方向。鋼結構的龍塔高聳入雲,與旁邊現代造型的省圖書館等建築相得益彰。新近竣工的省體育會展中心更是體現出舒展的大氣派。日前,哈爾濱市規劃局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哈爾濱市城市建築風格控制性規劃》進行了初步論證。該規劃把哈爾濱市的八個區分別按照保護、控制、協調、發展四個規劃區域對城市建築風格進行控制性統一規劃,使城市建築風格既延續固有的特色,又提倡多元化城市建築風格。

    城市建設神韻獨具

    哈爾濱的『洋氣』,和她特有的多元文化密切相關。有人說:有文化的城市是有創造力的城市,而多元文化的激蕩是創新的源泉。哈爾濱就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也為經濟唱戲搭建了一個大平臺。

    多元的文化滲透在城市建設美化的方方面面,讓哈爾濱洋氣獨具。如果把洋氣的哈爾濱建築比作紅花,那麼,紅花周邊的綠葉———哈爾濱日益改善的園林綠化環境,也顯得那麼洋氣。哈爾濱的園林綠化乃至庭院中的小花壇,都體現出歐洲古典園林風格。哈爾濱的城市雕塑也與洋氣的哈爾濱城市建築相得益彰。哈爾濱市城市規劃局編制了哈爾濱城市色彩、城市建築風格規劃,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基礎。組織編寫的《哈爾濱市雕塑規劃管理辦法》、雕塑建設等規劃設計方案,保障了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設中的文化立題、藝術點睛作用的有序實施。

    挖掘地域文化內涵

    哈爾濱的『洋氣』在國內外具有知名度。這和她成功地挖掘了自己的自然資源和地域歷史文化內涵有關。即便是沒有來過哈爾濱的人,對『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松花江』、『哈洽會』、『哈啤』等幾乎都有耳聞。而每年旅游季節,哈爾濱街頭隨處可見的中外游客,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慕名而來的。

    其實,不只如此,哈爾濱的品牌和美譽還有好多,『中國動力之鄉』、『哈藥』、『哈爾濱冰燈雪雕』等等。尤其是哈爾濱作為冰雪文化名城,她正在開發以冰燈、冰雕、雪雕、冰建築為龍頭的冰雪文化鏈條。

    馳名中外的太陽島風景名勝區通過綜合整治,她將成為一個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具有旅游景區、文化展示、休閑游憩、生態調節、旅游產業牽動五大功能。

    仍在進行提檔昇級綜合整治中的中央大街,其歷史風貌特色愈發鮮明,空間環境精美宜人,商業和文化氣氛濃厚。

    據悉,結合老工業基地改造,哈爾濱還將深入挖掘工業旅游資源,挖掘大型機械加工、啤酒生產等工業項目的文化內涵,規劃一系列新的既弘揚歷史文化特色又創造經濟效益的名城亮點。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