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五常市數百農民大規模盜掘文物 拿著金屬探測器挖寶
2004-08-26 05:51: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6日電 昨天,黑龍江晨報記者從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局獲悉,今年春季以來,五常市500多農民利用高科技手段在自家農田和荒地裡盜掘文物,致使金代古城遺址遭到嚴重破壞,大量國家級保護文物流失。據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局文物保護處孫長慶處長介紹說,這樣大規模的盜掘文物事件在黑龍江省還是首例。
   
  8月19日,記者來到五常市衝河鎮北城村和南城村,就部分村民瘋狂盜掘文物事件進行了采訪。該市文物管理所的周時所長向記者介紹,今年三月春耕時,五常市衝河鎮北城村的一位村民在自家田間耕作,意外地挖出了幾斤古貨幣,遂被文物販子高價收走。村民們知道地裡能挖出古貨幣後,便紛紛加入到挖寶的行列。
   
  據五常市文物管理所周時所長介紹,盜掘高峰期間是在6月。當時田地裡剛長出小青苗,許多村民從五常市購進金屬探測器,探到哪裡有寶就在哪裡挖,挖出寶物後再將大坑回填,並且重新插上青苗。北城村的孫某等人在北城村的田間挖出兩大木桶古貨幣,估計有一千公斤,隨後以100元一公斤賣到拉林鎮等地。6月15日,又有人在附近村的田間探得地下埋有金屬器物後在夜間進行盜掘,並在此地挖出六耳鐵鍋、北宋銅錢、車馬具等物。因六耳鐵鍋重達100餘斤,所以沒有被拿走,而是就地掩埋了,後因村民舉報,此六耳鐵鍋被文物部門收回。
   
  自此,南北兩村的部分村民做起了挖寶致富夢,並大量購進和賒買金屬探測器,挖寶隊伍『氣勢宏大』,村民挖寶積極性都很高,一家不論男女老少都一起挖『寶』,田地裡人流湧動,瘋狂探索寶藏,人數最多時達到500人,金屬探測器最多時有20多臺一起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因探寶的人多所毀壞的農田已達5畝有餘。
   
  8月20日上午10時許,記者隨同周所長來到衝河鎮北城村,當時被盜掘的區域已長成一片高低不齊的玉米地。記者以文物販子的身份向村頭一家飯館的老板要求購買古錢幣,店主先是否認此事,後來纔對記者說:『現在根本挖不著了,地裡的玉米已經長起來了,根本進不去人。』隨後,記者又來到該村的一個食雜店,當向年輕的男店主表明要買『大錢』的來意後,店主說:『現在你沒有中間人介紹根本買不到,再說現在50元一斤的價根本沒有,現在已經漲到每斤80元』。
   
  五常市文物管理所周時所長說,現在地裡長滿了玉米,金屬探測器無法帶入田間,盜掘文物的現象有所減輕。但就怕秋收後北城村和南城村盜掘文物的現象卷土重來,並且更嚴重的是怕這種現象波及到衝河鎮北面的四個文物保護鄉鎮。
   
  五常市衝河鎮盜掘文物事件近日引起了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局的高度重視,省文物管理局22日責成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組成專家組對此事進行了調查。據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劉主任介紹,五常市衝河鎮南城村和北城村因分別座落在金代北城子城址和南城子城址上而得名,1988年被五常縣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被破壞的遺址位於衝河鎮北城村東約1.5公裡處。在盜掘現場的周邊還發現了許多破損的古貨幣、裝古貨幣木桶的殘片、布紋瓦、青磚殘塊和定白瓷殘片等具有金代代表性文物。經鑒定,六耳鐵鍋為國家二級文物;同時出土的石斧、北宋銅錢、車馬具為國家三級文物。
   
  據黑龍江省文物管理局文物保護處孫長慶處長介紹說,這樣大規模的盜掘事件在黑龍江省是首例,因此省文物管理局將積極配合五常市市政府大力宣傳文物保護法,並且要求五常市公安機關對此事進行立案偵查,力求控制住農民盜挖古文物現象的蔓延。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