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890萬元啟動環城生態圈 哈爾濱初現生態園林城姿態
2004-08-26 17:53:3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26日電經過上半年的建設,哈爾濱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在環城生態功能圈、綠色通道、退耕還林及污水處理等多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哈爾濱市生態園林城市的姿態已開始彰顯。

    890萬啟動環城生態圈

    據了解,按規劃,環城生態功能圈建設主要以四環路和江南中環路兩環帶為主,南到工農水庫,西南到運糧河,西北到肇東界,東南到平房區何家村和動力區立新村,共包括163項生態建設工程。全部規劃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

    哈爾濱市年初啟動市區內的環城生態功能圈建設以來,到6月末已投入資金896.70萬元,共植樹造林、退耕還林8320畝,植樹苗328.32萬株,已打造出一批特色園林。

    松北區建成了太陽島、市政府周邊、202國道兩側等10項綠化工程,綠化面積226.81公頃,植樹83.84萬株;道裡區建成佔地6公頃松柏生態園,並已對外開放。

    環城生態圈的迅速啟動在增加了城市綠量的同時,已開始發揮改善哈爾濱市區周圍生態環境的功能。

    生態環境全方位恢復

    綠地建設與退耕還林同步,換來生態環境的全面恢復。

    據介紹,哈爾濱市今年的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森林生態和綠色通道建設步伐加快。哈爾濱市先後建成了哈雙公路、哈同公路周邊的8個綠色通道村屯,綠化總長度185.28公裡。截至6月末,全市郊區完成封山育林16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3.6%,森林蓄積量增長184萬立方米。

    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有效實施,使哈爾濱市的水土流失和國土治理取得進展。截至6月末,全市恢復草原9.6萬畝,退耕還草7萬畝。以松花江流域為骨乾的水土流失治理,保證了生態恢復治理率達到45%。

    防污工程讓綠色保值

    為讓綠色保值,哈爾濱市一貫實施的『藍天碧水工程』也在上半年全方位得到了推進。其中道裡區集中供熱項目的建設,讓111家使用燃煤鍋爐單位限期並入道裡集中供熱熱網,將拆除煙囪121座;為保證飲用水源地不受污染,哈爾濱市上半年取締了四方臺、朱順屯、二龍山、西泉眼等四大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散養放牧點和污染企業;市區內大型污水集中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也在同步進行。防污、治污工程的迅速推進保證了生態園林城市建設現有成果的彰顯。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