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8月27日電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土地沙漠化面積呈逐年上昇趨勢,沙區每年有460萬畝農田不同程度地遭受風沙侵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億多元。
近年來,沙塵天氣成了春季的一大『景觀』。今年春天沙塵天氣光顧了我國北方的大多數城市,黑龍江省西部地區也同樣遭受了沙塵天氣的襲擊,同時遭受了更為嚴重的春旱。黑龍江省龍江、甘南、杜爾伯特、訥河、肇源、肇州等十餘個市縣受旱面積超過播種面積的80%,為特大乾旱年,春旱造成黑龍江省作物受災面積達3500多萬畝。雖然7月下旬以來豐沛的降水緩解了西部的旱情,但土地沙漠化上昇趨勢帶來的一系列生態問題仍不容忽視。
西部沙化日趨嚴重
黑龍江省西部沙地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區草原地帶,在全國沙漠區劃上屬於中國北部沙漠治理區東北平原西部沙漠化區,被稱為嫩江沙地。沙地分布在沿嫩江乾流兩側寬165公裡、長300公裡范圍內,形成東北向西南走向的面積達4169.4萬畝的狹長地帶,佔全省總面積6.1%。齊齊哈爾市、大慶市兩市所屬的泰來、龍江、富裕、甘南、訥河、齊市郊區、杜蒙、肇源、大慶郊區等9個縣(市、區)是受此沙地侵害最重地區。
最近,黑龍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查院對黑龍江省西部地區風化、鹽漬化遙感綜合調查與評價報告的最新統計顯示,黑龍江省西部地區重度沙化面積為840.3萬畝,中度沙化區為1108.8萬畝,輕度沙化區為316.4萬畝,分別佔西部地區總面積的9.69%、12.79%和3.65%,其中中度以上沙化區佔整個沙化面積的86%以上。
記者從地質勘查院環境研究室了解到,黑龍江省西部地區乾旱比較嚴重,不同年份,不同季節都出現過乾旱,春旱發生機率在65%左右,基本上是三年兩旱,今春絕大部分市縣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偏少6-9成,春旱是造成沙化的重要原因;西部地區降雨稀少,且主要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21.5毫米。西部地形平坦,風大揚沙,全年平均風速一般為每秒3-4米,乾旱風大加劇了土地沙漠化的形成與擴展。而濫采、濫墾和過度放牧等人為活動直接導致沙漠化的發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大慶市石油開發過程中,破壞了大量植被,導致西部地區的植被覆蓋率不斷下降,土地沙漠化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
黑龍江省最近一次沙化土地檢測結果分析表明,1994-1999年的5年時間,黑龍江省沙區固沙造林135萬畝,但沙化土地總面積卻由1994年的1071萬畝增加到1209萬畝,5年增加了138萬畝,全省開墾後又廢棄的沙質土地面積達44.25萬畝,土地沙化現象加重。
『沙化』誘發多種危機
土地沙漠化是一種自然和人為雙重因素影響下的復合性災難,它的發生、發展還可進一步誘發各種毀滅性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地質問題。據林業部門統計,黑龍江省沙區每年有460多萬畝農田不同程度地遭受風沙危害,其中重災年份毀種面積達40多萬畝,300多萬畝草原由於沙化造成草質退化,載畜量減少,近千裡公路和一百多公裡鐵路受風沙威脅,每年因風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經濟1.2億多元。
土地沙漠化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土地退化,黑龍江省西部沙區雖然仍能種植作物,但由於大風吹揚,一些細粒和作物養分被攜走,表土質地變粗、肥力降低,生產能力下降;據資料記載,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全年風速為每秒8米的起沙天為100天左右,春風揚沙淹沒種子,毀壞幼苗、牧草、樹木,造成農牧業減產;土地沙化引起植被的退化,造成氣溫回昇、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加大、沙塵暴發生次數增高。據了解,處於完整沙區的杜爾伯特縣有70%的土地面積處於沙化狀況,由於土地沙化嚴重,掃力毛德村的程地房子屯不得不全員搬遷、撤離到條件較好的其他村鎮,沙進人退,一個有著70年歷史的村落從此消失。
土地沙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沙塵物質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誘發人類眼睛、呼吸道和盲腸發炎。據調查,僅齊齊哈爾市西南的龍沙區,每年因揚塵患眼病的群眾達500多人,菜農種植的蔬菜中夾有細小的沙塵致使蔬菜質量下降,農民收入因此減少15-20%。
土地沙化引起的破壞農業生態、草原退化、牧業減產、阻塞交通、影響工程建設等給沙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隱患,因此徹底整治西部土地沙漠化,封堵『西北風口』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
建『綠色走廊』防沙化
為遏制黑龍江省西部土地繼續沙化,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作了長期、大量艱苦的工作。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全國90個完整沙區縣之一,是國家『三北』防護林工程和防沙治沙重點縣。今年春季他們造林以『西北風口』、『四林』建設和『三北』四期等工程為重點,完成再造生態林6.8萬畝;大慶市啟動實施了封鎖『西北風口』工程,北起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克爾臺鄉官爾屯,南至大慶市大同區,准備用7年時間完成造林35萬畝,要在長89.8公裡、寬20公裡的范圍內,建設一個綠色生態走廊,截住風沙源。
地質勘查院環境研究室有關研究人員認為,近年來風沙向齊齊哈爾、大慶侵蝕的速度加快,沙化日趨嚴重,因此應加速在西部城市上風口建立防風林帶,在退化的草場區進行人工種草,合理輪流放牧,以控制沙地裸露;鑒於西部地區春季大風天頻率高,應在中、輕度沙漠化地帶設法耕種些晚春作物,防止風蝕,又使農作物不減產;西部農村人口增長較快,農牧業活動頻繁,破壞植被嚴重,一些外來戶建房取沙、摟草、伐樹等,加劇了土地沙化,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長,解決農村能源緊缺的大問題,以防止人為活動導致更多的土地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