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標准化將成為黑龍江省畜牧業發展主要方向
2004-08-30 09:40: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30日電 幾年前,若想了解某地畜牧業發展情況,只要多看看當地的草原、溝塘就能把那裡的情況摸個差不多。可是這樣的方法現在已經不好使了。近日在采訪時記者看到,昔日那種牛、羊、豬、狗遍地走的現象已經不多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標准化養殖在逐漸推廣。而采訪中多位畜牧業專家一致認為,在經歷了數量積累的階段後,標准化建設將成為今後一段時間黑龍江省畜牧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良種牲畜成『座上賓』

    『母豬好,好一窩;公豬好,好一坡。』這句土話雖然不雅,但它說的卻是畜牧業標准化建設的一件大事——一個優良的品種往往是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生產效益和比較效益的基礎。近年來,很多養殖戶都認識到良種繁育的重要性,由此也引來了不少『出身高貴』的『名豬、名牛、名羊』落戶省內各地。

    8月初,記者在牡丹江市的雙肌臀種豬聯合育種基地,遇到了不少養豬戶,他們都是來這裡購買種豬的。基地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一頭三元雜交豬的料肉比是1:3,而普通豬的料肉比卻是4.8:1,這麼一算賬,養殖戶們寧可花大價錢買頭優良種豬,也比養普通豬合算。

    目前,一頭好的種公豬能賣到近兩千元,而一頭進口荷斯坦奶牛的身價則是一萬五千元左右。這兩年,農民出國買奶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那些過去只能在進口奶粉包裝上偶爾見到的良種奶牛,現在是不少養殖戶家裡的『座上賓』。在農墾總局牡丹江分局,墾區最大的良種澳牛擴繁中心正在建設中。在這個中心建設之前,局裡相關部門曾多次研究認為,澳大利亞的氣候條件和當地相似,而且澳牛具有耐粗飼,抗病力、適應力強,生產性能高,遺傳性狀好的特點,單產在0.6 1噸之間,因此,主管部門采取超常規的發展措施建設澳牛基地,現在,僅海林農場的澳牛存欄就達到2638頭,是全國最大的澳大利亞純種奶牛生產繁育基地。優良品種的引進,帶來的不光是增收,也促進了地產畜禽的改良。據悉,今明兩年,我省還將引進優質種公牛60頭,澳大利亞良種奶牛2萬頭,優質凍精2萬劑,並引進和生產牛羊胚胎1萬枚。

    大牲畜聚堆兒養

    養殖小區是近年來出現的新事物,發展速度非常快。這說明我省畜牧業正從千家萬戶的傳統散養方式向規模經營轉變的一種態勢。

    在肇東市,記者參觀了位於海城鄉的奶牛高產示范園區,十幾個養殖戶的400頭奶牛在此集中飼養。很多養殖戶乾脆把家也搬到園區裡,單朝富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去年5月份開始養奶牛,當時花24萬元買了20頭『黑白花』,再加上建牛捨總共投入了40萬元。由於小區內對奶牛實行統一的科學規范管理模式,單朝富的奶牛一直養得很『順當』,當年純收入就達到8萬元,而且經過一年的發展,現在他已經擁有30頭成奶牛。

    據肇東市畜牧局的同志介紹,海城鄉這樣的奶牛高產示范園區,全市總共建了64處。他們說,如果按照自然的發展狀態,養殖業從規模到規范、從粗放到標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如果從起步就講究標准化,則可以迅速進入到跨越式的快速發展狀態。

    生產安全畜產品

    隨著『瘋牛病』、『禽流感』等動物疫病在世界各地的蔓延,動物疫病的防治成為國內外養殖業的焦點。據省畜牧局專家介紹,當前由於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畜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也不斷提高。現在很多發達國家和國內的京、津、滬等大中城市相繼實行了畜產品市場准入制度,因此,保證畜產品的安全和質量也成為發展我省畜牧業標准化的關鍵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前各級動物防疫體系不完善、技術人員短缺等現象仍舊困擾畜牧產業的發展。今後幾年,我省將重點加強動物防疫體系的建設,強化加工環節的標准化管理,提高畜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兩年內,全省飼料及畜產品要全部達到無公害標准,綠色飼料和綠色畜產品產量要佔到產品總量的40%%以上。積極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高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水平和競爭實力,從而鞏固和加強我省綠色食品大省的地位。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