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經營城市 打通城建投融資渠道
2004-08-31 10:16:1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8月31日電 題:經營城市 打通城建投融資渠道

    腳下的路寬了,身邊的綠濃了,哈爾濱變美了。

    近年來,哈爾濱的基礎設施建設大踏步前進:環城公路建設改造,危棚區崛起新樓,環城生態圈防風阻沙,文昌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向陽、西南生活垃圾處理廠開工建設……哈爾濱正不斷創造著優美的環境,迅速完成著向國際大都市的轉變。

    這一切變化都離不開巨大的投入。在發展中,哈爾濱摸索出一條政府扶持、外來資本介入的多渠道、多元化籌措城建資金之路,打通了城建投融資渠道,為城市建設的大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地生財

    建立資金來源主渠道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是難題。

    以前,城市公益事業、公用事業一直由政府補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人居生態環境方面形成了嚴重的歷史欠賬,而作為老工業基地又不可避免地面對大量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困擾。是按部就班地緩慢過渡,還是打破常規發揮區域中心的優勢跳躍式長足發展?哈爾濱選擇了後者。

    2001年11月,哈市組建了土地收購儲備中心,以經營城市土地為突破口,以地生財,填補城建資金缺口。通過資產置換引進了城市建設所需的發展資金,實現了城區產業『退二進三』合理布局,外來企業和外遷企業各自獲得發展機遇和空間。到2003年,已掛牌拍賣土地使用權19宗,先後成功運作了哈車輛廠開發改造和哈空調機廠地區及危棚房改造等土地儲備項目,獲得土地淨收益13.6億元。

    以城聚財

    提昇『造血』功能

    完成未來城市建設目標,解決建設資金是關鍵。

    長期以來,哈爾濱城市建設一直延續政府統建統管、統借統還的方式實施建設。久而久之,政府包袱愈來愈重,城建資金嚴重緊缺與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地顯現出來。

    為擴大財源、徹底打通投融資渠道,今年4月12日,哈爾濱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在萬眾期待中成立了,哈爾濱城市建設自身『造血』功能進一步提昇。

    城投公司搭建起了城市建設投融資平臺,運用市場機制經營建設城市,實現城市建設的跨越式發展,走以城聚財、以城興城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子。這標志著哈爾濱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對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不斷探索

    提高融資能力

    要想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環境優美清新,外來資本介入勢在必行。近年來,大到重點工程,小到廣場花園、道路、橋梁、綠地、公交線路等都成為哈爾濱經營城市的重要內容。

    目前,除了一些純公益性的設施外,許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自身能夠帶來效益,開始采用市場化的手段經營。文昌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正在積極爭取列入國債項目,缺口部分將由天津創業環保公司投入近1億元合作建設;太平污水處理廠采取BOT方式,由清華同方投資3億元左右進行建設;向陽垃圾處理廠已由哈爾濱億豐集團投資1.2億元開工建設,哈爾濱西南生活垃圾處理廠由北京一個公司投資1.5億元合作建設。

    通過市場化運作,哈爾濱在采取BOT、TOT等國際通行做法運作城市基礎設施大項目上取得了初步成功,並將繼續探索利用PPP模式,促進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的合作,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采取ABS項目融資方式,發行成本較低的債券,積極爭取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貸款等方式,解決大型項目融資問題。

    可以說,哈爾濱在打通投融資渠道上走出了自己的路,所呈現出來的並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環境的巨大改變,其深刻意義還在於:哈爾濱在未來新一輪更加激烈的競爭中搶出了新機遇,攀上了新高峰。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