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國有糧庫作用淡化 民間糧商成黑龍江糧食收購主渠道
2004-09-05 22:00:48 來源:天訊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工人日報9月5日訊 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糧食市場放開後,糧食如何流通、如何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成為黑龍江省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近日,一份調查結果表明:國有糧庫糧食收購主渠道的作用日趨淡化,民間糧商在糧食流通中的作用逐步加強,已佔據主導地位。

    ??

    國有糧庫慘淡經營個體商販成為主力

    ??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特別是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2004年開始國家將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實行購銷多渠道經營,國有糧庫的糧食收購主渠道作用正在日趨淡化,使本來慘淡經營的國有糧庫更加舉步維艱:糧食收購數量逐年減少;糧食存儲量令人擔懮;老人、老賬、老糧的『三老』問題負擔沈重。種種原因造成的歷史債務,嚴重制約著國有糧庫的生存與發展。而民間糧商憑借其經營上的低成本和靈活性,逐漸成為糧食流通市場中的主力軍。

    ??

    據了解,個體商販基本上是由農民和縣(市)城裡的部分下崗職工組成。以農用車為運輸工具,走村串屯收購糧食,人數眾多,機動性強,經營靈活。他們多數是以家庭為單位,流動資金一般在1萬?2萬元,經營活動輻射半徑在80公裡以上。這些以『游擊戰』的形式收購糧食的個體商販,主要是以賺取運輸費用為主,在糧食收購資金允許的情況下,也進行適當的糧食囤積以獲利。

    ??

    信息渠道暢通貼近種糧農戶

    ??

    據調查,在黑龍江省農村從事糧食販運的商販,按經營規模分為三個層次:走村串屯直接向農戶收購糧食的『游擊隊』;遍布於各個產糧區鐵路、公路沿線和利於糧食運輸、流轉的鄉鎮、村屯的中等規模糧商,擁有固定的場地和一定數量的資金,為大糧商代收代儲糧食,從小商販手中收購糧食,從中賺取差價;全國各地的大糧商,每到糧食收購季節,到該省進行大宗的糧食收購交易。這三個層次之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糧食價格信息網絡。

    ??

    與國有糧庫『坐堂經營』的收購方式相比,走村串屯的小商販更受農戶歡迎。一是由於商販之間競爭激烈,農民處於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成交價格往往令人滿意;二是無需種糧農戶出工出力,可免除車馬之勞;三是與小商販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會橫生枝節;四是農民與個體商販談判地位平等。

    ??

    隨著小商販『游擊隊』的逐步擴大,不少人感覺到在糧食收購中,孤軍作戰經常會處於劣勢地位。於是,不少小商販自發組成協會聯合販糧,不僅擴大了經營范圍,而且往往能賣個好價錢。

    ??

    針對國有糧庫經營每況愈下,糧食小商販異軍突起的現狀,業內人士建議:適當提高職工買斷工齡的補貼標准;逐步化解糧庫企業的老賬,卸掉沈重的歷史包袱,使糧庫企業輕裝上陣,參與糧食市場的競爭;政府應把國有糧庫企業納入『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行列之中,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契機,對國有糧庫企業進行改造;打破糧庫單一的國有經營局面,實行股份制改造,把國有糧庫改造成『國家控股為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糧庫企業應改變以收糧、儲糧為主的單一經營格局,拓寬思路,積極發展多種經營。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