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電 題:提高品質搭上網絡快車 齊齊哈爾綠色食品之都蜚聲海內外
眼下,從『綠色食品之都』齊齊哈爾傳來的喜訊驟然增多:全市已有84個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標識使用權,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了595萬畝,同比增長3.3%,其中認證面積達130.4萬畝;綠色食品龍頭企業共有40家,比去年增加8家,年加工綠色食品在40萬噸以上;有多家企業的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走進綠色的鶴城,人們驚嘆於它的變化。的確,短短幾年的時間,鶴城人為時下廣為關注的綠色食品發展問題,提供了不少生動的答案。
近年來,齊市為了擴大綠色食品生產,叫響綠色食品品牌,全面加強了生產基地建設,嚴把產品質量關。
目前,全市種植業基地在30萬畝以上的縣區共有10個,養殖業基地在1萬頭(只)以上的鄉鎮多達62個。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對這些綠色食品基地實行檔案化管理,按戶登記建檔,縣鄉兩級技術人員包村包戶,實行全程指導服務。在種植業方面,他們嚴把進肥、進藥關,定期上報情況;在加工方面,他們嚴把收購、加工和儲運關,進行封閉式加工和儲運,防止污染,實行從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
對綠色食品生產的檢查監督,齊市始終堅持高標准。每年他們都要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五六次嚴格檢查。去年,有2家企業沒有嚴格按照綠色食品操作規程進行生產和加工,被亮了『黃牌』,其產品不准掛標銷售,並責令限期整改。齊市農委的一位負責人說,只有這樣,纔能保證綠色食品的生產和加工質量,淨化綠色食品的銷售市場,否則,我們很可能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
產得好更要賣得俏。近年來,齊市多路出擊,拓寬綠色食品的銷售空間,使『綠色食品之都』的美名,蜚聲海內外。
為了給綠色食品銷售搭建平臺,他們建立了多層次的有形和無形的綠色食品批發市場。繼齊市綠色食品交易中心建成後,今年他們擬在龍沙區大民鎮建立集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無公害蔬菜市場。另外,全市規范化的互聯網也正在貫通,網上銷售將成為鶴城綠色食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一條新路。
齊市不僅鼓勵各縣(市)區及有關企業,在南方各地設立銷售窗口,搶佔國內外市場,還積極開展與沈陽歐凱華宇食品商貿有限公司、上海甌新經貿有限公司等外埠企業的綠色食品產銷合作。據了解,在沈陽建立的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展銷中心現已開業,他們將集中展示『綠色食品之都』的形象,將齊市綠色食品整體打入沈陽及周邊市場。目前,首批10家齊市綠色食品企業的產品已亮相沈陽,深受當地市民的青睞。
去年,齊市銷往省外的綠色食品達26萬噸,實現銷售收入近6億元,有6家企業的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今年,市場體系日趨完善、營銷網絡不斷擴大的齊市綠色食品產業,有望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