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八齡童在家識字逾4萬 『私塾教育』方式眾說紛紜
2004-09-07 09:41: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9月7日電 9月3日,8歲男孩小良當著記者的面背誦出幾大段《論語》、《老子》等古典經文。兩年來,他沒上小學接受『正統』教育,而是在家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識字量達4萬。他的媽媽認為自己的教子方式科學有效,諸多親戚和熟人卻不認同。

    當天上午,記者在哈爾濱市動力區樂強小區10號樓5單元102室的小良家中看到,房間裡掛滿了書法名帖等影印件,回蕩著陣陣古箏樂曲。小良端坐在一幅大大的孔子畫像前默讀《莊子》,讓人恍如置身於過去的私塾學堂。小良的媽媽梁女士說,孩子5歲時讀了1年私立小學,但『很費勁』。一次,她偶然接觸到一種『兒童經典誦讀的理念』,非常認同其中『兒童的記憶力和理解力不同步,13歲之前是記憶黃金期』以及『四書五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等觀點,於是不再讓孩子上小學,請來一位遠房親戚教孩子在家讀經,背外語,並讓孩子接受古箏、武術等中國傳統文化教育。2年來,小良讀《論語》《老子》《大學》等7部古典經文近四百遍,已能夠熟記於心,識字量達4萬。記者挑出幾篇古文測試小良,這個8歲的孩子果然能夠流利地背誦,並認識大量古文中的生僻字和繁體字,但不理解文章內涵。梁女士解釋,孩子日後不斷自學並參加社會實踐『最終會懂』並會受益終生。她同時認為,小良現在比同齡的孩子『有定力』,理解力強,堅信他能在13歲之前學完高中的數理化等全部課程,順利考上大學。

    據了解,梁女士的教育觀點和方法遭到親戚朋友等多數人反對,但仍有一位市民把自己4歲的兒子送來與小良一同學習。對於這種做法,一位教育專家認為,學校教育不僅教會孩子們最新的科學文化知識,更讓孩子們在密切交往中做到心智同步成熟。目前還沒聽說『私塾教育』的成功范例,家長選擇如此教育方式當慎重。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