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缺少特色旅游紀念品 黑龍江省旅游商品開發沒"做到家"
2004-09-10 10:22: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 食、住、行、游、購、娛,這六個要素組合在一起,使旅游業成了拉動性強的產業。在旅游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這六個要素一起推動著旅游業的收入,特別是旅游購物,已經達到旅游收入的74%,世界平均水平為40%,國內平均水平為20%。但近日,記者對旅游商品市場進行了調查采訪時發現,在整體旅游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我省旅游購物收入所佔比例仍然微乎其微,黑龍江省旅游商品產業仍處起步階段。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市中央大街一旅游商品店內,遇到了廣州游客韓女士。韓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旅游線路是從哈爾濱到鏡泊湖,一路風光、風土人情都不錯,但就是可以買來留念和送給朋友的不多。韓女士表示,她非常想帶點有特色的紀念品回去,但卻沒找到。韓女士說,哈爾濱旅游禮品店裡賣的都是俄羅斯的套娃、望遠鏡,但那不是哈爾濱的。而在鏡泊湖公園和太陽島公園裡看到的涂上顏料的小石頭,全國各地的景點幾乎都有。最令韓女士詫異的是,中央大街的禮品店裡賣的包上竟然印著『西藏留念』『西湖留念』的字樣,就是沒有『中央大街留念』或者『哈爾濱留念』的,韓女士帶著遺憾離開了哈爾濱。

    我省真的沒有自己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嗎?記者通過采訪發現,近年我省開發的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也不少,五大連池火山礦泉泥化妝品、伊春的木制品、阿城的版畫、海倫的剪紙等都有地方特色。但這些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市場上卻很難看到,還不為游客所知。生產『冰』制品的哈爾濱江南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經理劉志勇認為,旅游商品利潤小直接影響了景點的興趣。現在我省旅游企業的生產規模普遍不大,生產成本相對較高;生產商進駐景點單打獨斗,營銷難成規模,能分給景點的利潤有限。作為生產商,劉志勇希望主管部門能搭個臺,讓商家去唱戲,如果能在景點裡打造出具有規模和龍江特色的旅游商品交易區,成為景點的一部分,游客會滿意,商家和景點的收入也會有很大提高。同時記者了解到,導游索要提成太高,也影響了龍江旅游產品的推廣。

    哈爾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教授張德成認為,我省旅游商品要取得長足發展,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要讓外地游客知道咱們的特色商品;同時要把旅游商品的開發和地方文化以及高科技的制作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規模。使旅游商品既有特色又能保證質量,並且價格不高。

    省旅游協會秘書長朱繼英表示,旅游產品開發、營銷的前景非常可觀,大多數游客對有特色、攜帶方便、價位合理的旅游產品非常感興趣,如果每個游客來黑龍江後花10元錢買旅游紀念品,收入將十分可觀。為壯大龍江旅游產品的規模,近期他們將在哈爾濱組織召開旅游紀念品交易會和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下一步他們還將在旅游產品的營銷上下功夫,爭取早日讓旅游商品能成為龍江旅游收入的主力。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