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0日電 今年,我國高等教育界又出現了一個新紀錄:在2003年教育部組織的全國42所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以全A的成績通過。
甘當『吃螃蟹』勇者
對高校進行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教育部針對高校擴招,為提高教學質量而采取的舉措,難度大、要求高。面對挑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甘當『吃螃蟹』的勇者,2001年主動向教育部請纓,申請接受評估。
自己主動申請評估,這不是自討苦吃?現在學校的條件,拿什麼獲得優秀結論?評估是一項大工程,會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當學校把申請遞上去時,一石激起千層浪,人們紛紛質疑。
對此,校長匡海學說,當時全國進行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學校寥寥無幾,很多人不了解評估的內涵,可以理解,但是學校的領導一定要先知先覺。一定要讓老師們認識到,人纔培養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評估是為了檢驗學校的發展目標、學生培養目標、教學資源配置、教學效果、人纔培養質量與社會需要的符合程度。教育部開展評估工作是抓住了高校教學工作的『牛鼻子』。
於是,迎評工作成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頭等大事。學校先後召開了三次全校性動員大會和誓師大會,闡述迎評工作對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重大意義。漸漸地,老師們認識到,評估是提高教學工作和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機遇,事關學校的生存與發展,事關每個教職工的前途與命運。『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評估指導方針逐漸深入人心。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關心評估,人人參與評估,人人貢獻評估的良好氛圍。
決戰一千零一夜
2001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迎評工作正式啟動,全校近7000名師生投入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戰斗中。學校領導班子反復學習、深入領會評估文件和方案,討論迎評創優工作。學校黨委把迎評確立為壓倒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成立了創建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領導小組,黨委書記、校長擔任組長。各院部也相應成立了自評小組,形成了上下貫通的工作網絡。
在迎接評估的日子裡,人人爭先,人人爭優的感人故事層出不窮。康廣盛教授是國家重點學科方劑學教研室主任,雖已年過花甲,但自從開展教學評估工作以來,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評估中去。教學評估,教研室的基礎是關鍵,三年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周歷、教案、試卷分析……康老師逐項檢查。無數個不眠的日子,讓康老師病倒了,住進了醫院。即使在醫院,他仍然構思著如何完善方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考核標准、教學輔助環節。
在建設標准化教研室期間,藥學院關楓老師的姐姐和母親先後住院,尤其是她的母親經過兩次大手術纔脫離危險。她一面照顧兩歲的孩子,一面照顧住院的兩位親人,卻從沒有請過一天假,而她不過是藥學院藥劑學教研室一位普通的年輕女教師。
在迎接評估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教師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他們捨小家,顧大家,爭分奪秒,像春蠶吐絲一樣,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昂首跨進新時代
一棟棟高樓風格迥異,一塊塊草地綠意蔥蘢;潔白的漢白玉雕像莊嚴肅穆,造型別致的燈光噴泉美輪美奐;幽靜的大醫之路,古朴的足療甬道……走進如今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就像走進了一座花園式庭院。
『變化太大了!』生活在校園裡的師生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學校的不同。
『我們的校園真是太美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校友在網上看到母校的照片,驚訝得半夜打來電話,訴說回母校的衝動。
『我越來越覺得學習有勁頭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不時地向家裡人說出心中的感受。
最大的還是人的變化:以前課堂上學生只是聽眾,現在卻成了和老師一起探討學問的主角;以前有的老師一本教案教幾年,現在多媒體教學,內容幾天就得更新;在學校重獎有突出貢獻的教學科技人員的政策下,全校教師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
大變化來自大投入。在迎評創優期間,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籌措1.7億元用於教學基礎建設和教學環境改善。經過評估建設,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在校生達到5102人,博士點16個,碩士點21個;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2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12個;學校佔地面積350000平方米,運動場總面積39032平方米,生均7.94平方米;實驗室、實習場所及附屬用房33512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254萬元;校本部圖書館藏書刊總量34.2萬冊,電子圖書17.7萬冊;迎評以來教師主持參加教學研究課題235項,其中94項課題獲獎;教師承擔各類科研課題457項,共有50項科研成果獲獎,科研經費達成2792.8萬元,出版專業論著163部。一切都令人稱奇,一切都令人滿意,教育部專家組成員面對被考察的18個二級指標,毫不猶豫地給出了全『A』的評價。
評建無窮期,發展無止境!走過評估風雨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越發光彩奪目;經過評估洗禮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正以前所未有的爭創一流精神,昂首跨入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