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電 (記者 杜麗華) 綠樹成蔭、空氣清新、花草繽紛,一條條整齊的街道在綠樹繁花的掩映下生機盎然……記者日前隨同龍江環保世紀行檢查采訪團來到黑龍江墾區寶泉分局,感受到了這裡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其帶給人們的富足幸福生活。
近年來,寶泉嶺分局領導班子將物質、精神和生態三個文明緊緊地抓在手中,實現了地方協調、可持續發展。該局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邊境文化長廊建設成績顯著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3年,全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9億元,職工年末儲蓄存款總額23.5億元,人均存款1萬多元。
要金錢還是要綠色,常常是地方發展面臨的兩難抉擇。『北大荒』經過半個世紀的開發建設,變成了如今的『北大倉』,同時也付出了生態環境被破壞的沈重代價,寶泉嶺分局黨政領導深深知道這一點。他們積極探索主導產業經濟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從而在金錢和綠色的博弈中,使魚和熊掌兼得。
『打綠色牌,走特色路』在這裡絕不僅僅是供人們喊的口號。寶泉嶺把生態建設工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把生態示范區納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之中推進,同時建立第一責任人制度對生態建設負全責。確定了重點實施生態農業工程、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和恢復工程、生態畜牧養殖業及草原植被恢復工程、退化土地治理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濕地恢復工程等八方面的生態工程。
多年來,該局僅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累計投資就達3億元,造林166萬畝,退耕還林3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5%。投資3000萬進行草原保護、改良工作,草原改良36.3萬畝。治理沙漠耕地111萬畝,鹽鹼化耕地4.3萬畝,水土流失治理率達47%。1996年對乳品、造紙、浸油等行業開展清潔生產排污審計工作,加快了老污染源的治理步伐,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92%,城鎮固體廢物處理率達93%。
優良的生態環境為寶泉嶺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該局積通過推進生態農場建設,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推廣使用有機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目前全局450萬畝耕地,70%已實現無公害生產,明年所有耕地全部可實現無公害。寶泉大醬、北珠大米等綠色食品早已揚名海內外,北珠大米已成功銷往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