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2日電 據了解,2003年底,黑龍江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86萬,佔全省總人口的10.14%,成為典型的老齡化省份。其中哈爾濱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總數已達107萬。
老有所養、安享晚年大概是所有老人的夢想,然而近期頻頻發生的老人患上抑郁癥甚至屢屢走上自殺不歸路的事件,卻令人懮慮……
六旬老人 四次求死
8月5日9時許,65歲的老太太趙某來到了哈市江北某江壩上,縱身跳入了松花江。然而,由於該段江域屬於淺灘,江水只沒過了老人的膝蓋,老人沒能死成。這時有過路的好心人發現了老人,立即將她救上岸,隨後報了警。
8月23日,記者聯系到負責處理此事件的松浦派出所民警隋剛,他介紹說,當日他正在派出所值班,突然接到哈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的電話,說江邊有人跳江,已經被過路的行人救起,讓他去看看情況。他就和另一名值班民警來到了出事地點。當時有幾十名群眾在現場圍觀,想跳江自殺的老太太渾身上下已經濕透了。看到這種情況,他們就將老人帶回了派出所,幫老人換了一套乾爽的衣服。
後來他們詢問得知,老人今年65歲,家住哈市動力區,有一兒一女。女兒因企業效益不好下崗了,兒子是殘疾人一直沒有工作,家裡生活很貧困。前年,老伴又去世了,讓趙老太太感到更加孤單。加之這兩年,趙老太太身體一直不好,每個月的退休金還不夠吃藥看病的,這讓她始終覺得自己是家裡的累贅,抑郁中便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當時我們把老人帶到派出所時,老太太張口閉口就一句話「讓我死吧,我實在是不想活了。我都自殺四回了,咋就死不成呢」眼神裡滿是絕望,我們勸了老人一上午,老人終於肯說出家裡的電話了。』提起當時的情景,隋剛很有感慨:『老太太的女兒和女婿是一起來接母親回家的。老太太的女兒一看到母親,就撲進老太太的懷裡說道:「媽,你怎麼又做蠢事呀,你可把我們急死了。」老人的女婿告訴我們,他們找老人都找瘋了,家裡所有親戚朋友都動員起來了,車站、公園,老人可能去的地方他們都跑遍了。要不是派出所打來電話他們還得找下去。』
老人自殺四次的事,民警從老人女婿的口裡得到了證實。其女婿告訴民警,他老丈人死後,老太太多次想到自殺,老人吃過藥,也試圖撞車尋死,就在今年5月份老太太還試圖割腕自殺,幸虧被家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搶救過來了,現在老太太的左手腕上還有一道傷疤。因為老太太多次自殺,家裡人輪流值班看護著老太太。而出事那天,正好是他看護老太太,因為前一晚上夜班,他在看老太太時睡著了,結果老太太又一次跑出來企圖自殺。
黑龍江省六萬老人患抑郁癥
據醫學專家介紹,趙老太太的表現屬嚴重的抑郁癥,其極端的特征就是出現自殺輕生的念頭。
其實,近幾年老年人患抑郁癥走極端甚至出現自殺的事例屢有發生。今年初,呼蘭區某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在自家上吊身亡。5月底的一天,哈市南崗區民航大廈附近一棟住宅樓上,一位60多歲下肢癱瘓的老人從窗口跳了下去,當場死亡……
哈爾濱市公安局110調度指揮科科長宋洪玉告訴記者,僅今年7月份,他們指揮中心就出警幫助老人的事件11起,其中老年人離家出走的事件接警4起,救助輕生老人的接警4起,或多或少都與老年抑郁癥有關。
據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醫務科主任張延承介紹,我省有精神病患者32萬人,其中老年人群患精神疾病率達19.7%%,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人患的是抑郁癥。也就是說,全省有6萬多老年性抑郁癥患者。
有關部門研究發現:我國老年人中患有抑郁癥的比例在1987年是0.16%,而2003年的研究表明這個數字已達到了1%左右,老年抑郁癥患者數量大幅增加的趨勢明顯。
據張主任介紹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因患老年抑郁癥進行住院治療的病人佔住院病人總數的10%%左右。而在該院門診就醫的老年抑郁癥患者就更多了。
老人緣何會患抑郁癥
8月26日,記者在哈市一所養老院裡見到了張大爺。張大爺今年74歲,老伴前年去世後,張大爺就住進了養老院。老人就一個兒子,在澳大利亞留學。兒子遠在海外,很少能來看他,但每年兒子都會寄來不少錢給老人做生活費。前幾天,老人得了一個小感冒,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幫他叫來社區醫生,為張大爺看病。然而,張大爺告訴工作人員說:『我都這麼大歲數了,是快入土的人了,浪費那些好藥乾啥,還是留給有用的人吃吧!』說完竟拒絕醫生的治療。
據這所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介紹,張大爺這段時間情緒一直很低落,對什麼都沒有興趣,而且經常自言自語,說自己記憶力不行了,腿腳也不好使了,什麼都乾不了,還得別人照顧,是個老廢物。看到其他的老年人周末和節假日有兒孫到養老院陪伴,張大爺會感覺很失落。
後來,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將老人送到醫院,也沒發現張大爺身體上有什麼大毛病。後來,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將張大爺送到了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醫生確診為老年抑郁癥。張主任告訴記者,老人長期孤獨生活,最容易引發老年抑郁癥。
有統計顯示,老年人患抑郁癥大多與生活不如意有關,如家人不和、子女不孝甚至虐待、身體有病、生活困難、親屬生病或死亡、晚年婚姻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會使老人產生相應的心理危機,使他們出現慢性焦慮、精神抑郁甚至絕望通過自殺求解脫。
為老人抑郁癥設防護網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醫務科張主任告訴記者,在今年9月初召開的我省精神病學科年會上,第一次將抑郁癥放置在比精神分裂癥更重要的位置進行討論和學術交流。在分析抑郁癥的起因和解決方法上,特別強調了對老年抑郁癥的治療。
張主任向記者介紹說,關於老年抑郁癥,盡管誘發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是心理障礙所致。如果能夠及時有效地對老人予以心理疏導,將會最大限度地減少患病的幾率。因此,子女、親友、組織的關愛顯得特別重要。
作為老年抑郁癥患者,首先要提醒自己只不過是生病,且大部分患者都能好轉;要告訴別人自己的感受,特別是當有想結束人生的想法時;要安排好飲食,抑郁癥老人會日漸消瘦,因此要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要求助於心理醫生,堅持服藥,由於抗抑郁藥的起效一般較慢,因此不要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要多求助他人,外出走走,轉移注意力。
老年人患上抑郁癥通常是由親友發現的,親友應鼓勵病人接受正規的抗抑郁治療。患有抑郁癥的老年人大多比較封閉,他們常要求親友作出某些保證,或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的情況或基於恐懼。親友應不斷增強病人的信心。
目前,許多人都認為住院治療抑郁癥會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會使病人的病情加重,或是擔心在病房內會被其他病友打傷,其實這些觀點是錯誤的,若是經過住院系統治療,會加快病情痊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