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14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數個政府部門經過組建和改組後,有的已掛牌辦公。然而,記者調查後發現,這些部門的網站建設相對滯後,有的甚至連名稱都沒變,『門戶』網站最終成為應景的『門面』網站。
9日,記者進入『中國哈爾濱』網站後,在『市政府各部門網站』服務欄進行鏈接。結果,數個組建和改組的網站顯示的政府機構名稱未有改變——那些改革前的政府部門名稱還在使用。記者鏈接『商務局』後,其網站顯示為『哈爾濱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鏈接『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後,其網站顯示為『哈爾濱市發展計劃委員會』;鏈接『經濟委員會』後,其網站顯示為『哈爾濱市經濟貿易委員會』;鏈接『經濟合作促進局』後,其網站顯示為『哈爾濱市外資管理局』;數次鏈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後,頁面顯示為『該頁無法顯示』。
10日,記者再次鏈接上述網站,發現情況並未改變,數個網站上發布的信息並未及時更新。在原哈爾濱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網站看到,上面的口岸運行情況只有一、二月份,且加入日期為2004年3月26日;在原哈爾濱市發展計劃委員會網站上,在『經濟分析』一欄中,最新的文章更新時間為2003年7月18日,內容為『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和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建議』;在原哈爾濱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網站上,其主辦單位卻標明為『哈爾濱市經濟委員會』。此外,數次鏈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但依舊未能成功。
據悉,6月21日,哈爾濱市召開市政府機構改革工作會議,宣布了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資委和商務局,撤消商業局和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將發展計劃委員會改組為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委員會改組為經濟委員會,外資管理局更名為經濟合作促進局,藥品監督管理局更名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並要求改革在6月底前完成。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習慣上網獲取資訊的『網民』。他們表示:『這些機構已經改革了,但進入網站後,給人的感覺新不新,舊不舊,與機構改革的新風有些不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