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兩個月的緊張籌備,以『萬菊迎國慶,花香滿龍江』為主題的我省首屆金秋菊花展,於本月9日在香坊公園開始展出。這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數量最多、品位最高的菊花博覽會。20多個品種、20多萬盆盛開的菊花將香坊公園裝扮成花的海洋。
『季秋之月,菊有黃花』。在寒霜將降、百花凋謝之際,唯菊花傲霜怒放,競斗芳菲,使秋日生機勃勃,勝似春光,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奮發向上的力量。因此,菊花深得我國人民的喜愛,被古人列為花卉『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今天,菊花仍然躋身於我國十大名花之列。
歷代人們愛菊賞菊,留下了豐富的贊菊的詩、詞、歌、賦,不僅贊其實用和姿態美,更贊其不畏寒霜的特性。人們賦予菊花以崇高的象征意義,借菊花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使菊花昇華到它的文化性,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國最早寫詩贊美菊花不屈不撓精神的是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其所作『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千古流傳。
作為我國的傳統名花,菊花的栽培歷史已有3000多年。它不僅可供觀賞,布置園林,美化環境,而且用途廣泛,可食,可釀、可飲、可藥,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的菊花品種已達7000種以上。
秋光荏苒,草木漸漸凋零,而秋菊卻以它獨有的氣質傲視於群芳之中。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氣節,也正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體現。文/本報記者 史延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