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媛 姜雪松
中秋節臨近,月餅的銷售也進入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記者在哈爾濱市的多家大商場看到,很多月餅生產廠家已經開始采取打折、贈送等促銷方式銷售月餅。
月餅禮盒打折成風
隨著中秋節的迫近,一直繃緊價格的高檔月餅禮盒終於放下身價,開始打折銷售。26日,記者在南崗區一家大型商場看到,商場一樓大廳的促銷區已全部被三四家月餅銷售櫃臺佔據,數十款包裝精美、標價從108到2888元的月餅禮盒全部打折出售,有的還打出了買一贈一的優惠。盡管如此,這裡仍然顯得冷清,只有不多的顧客會駐足觀看,很少有人主動上前詢價。
一塊月餅,做得再精細,選料再考究,成本也就幾元錢,一盒月餅也就幾十元。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普通月餅的毛利只有15%到30%,而銷售豪華月餅的毛利可能達到百分之幾百。包裝的利潤空間遠大於月餅的利潤空間,尤其是豪華包裝可以大大提高月餅的價格,帶來超額利潤。
目前,市場上的月餅禮盒包裝已由普通的紙盒、鐵盒昇級為紅木盒、藤盒、水晶盒;餡料爭相采用鮑魚、魚翅、燕窩等高檔原料;此外,月餅盛行『搭售風』,洋酒、名煙、手表都能成為月餅的『伴侶』,價格動輒幾百上千元。
有關統計顯示,我國目前包裝開銷已佔月餅生產總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用於月餅包裝的費用已達25億元之巨。『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一筆開支最終要由消費者來『埋單』。
虛擬月餅受歡迎
一種只可動心而不可動嘴的月餅,正在時下的年輕人中『熱銷』———互聯網上的虛擬月餅成了今年中秋人們傳情達意、互致問候的時尚寵兒。
在道裡區一家證券公司上班的劉先生說,離中秋還有半個月,已收到了不少朋友從卡秀、網易、新浪等網站上送來的『短信月餅』、『賀卡月餅』。盡管是虛擬的,但這些『月餅』經過藝術處理後非常可愛,配上生動有趣的祝福語和典雅的節日音樂,非常時髦。
據了解,針對年輕人的這種時尚需要,各網站的電子賀卡、短信中心推出的『新品月餅』多達上百種,而各類幽默直觀的『FLASH電子動畫月餅』點擊率也很高。
一些青年人說,他們中秋送月餅基本上是新潮和傳統兩不誤:買幾份實物月餅送給長輩,而大量的虛擬月餅則送給同學、同事和遠方的親友。很多人因剛參加工作,對各種各樣的人情消費十分發怵,這些『虛擬禮物』省去了他們的一大煩惱。
月餅走在十字路口
一邊是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利潤減少,一邊是高檔月餅禮盒的滯銷,再加上祝福方式的變化更新,傳統的月餅市場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避免月餅市場可能陷入的困境亟須對策。
『月餅是凝聚著中華民族親情、文化的傳統食品,中秋佳節吃月餅、送月餅仍是必不可少的,但消費數量逐年減少已成定局。消費者現在吃得少,吃得精。月餅的出路在於四季飄香。』哈市焙烤食品協會有關專家說:『月餅能不能成為市場上長年供應的大眾糕點食品,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市場上天天有湯圓賣,餃子早已不是過年纔吃了,為什麼月餅離不開中秋?』
據記者了解,除了中秋節之外,傳統老字號老鼎豐依然生產和銷售月餅,只不過平時的月餅種類沒有中秋節期間品種多,只有四五種,銷量與其他糕點差不多,可見,老鼎豐月餅已經走出了非節日不生產月餅的定勢。
專家指出,月餅只有走出中秋纔能改變命運,只有像端午節的粽子、元宵節的湯圓、過年的餃子那樣一年四季應市,纔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