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29日電這兩天,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個個沈浸在中心即將喬遷新居的喜悅中。一座嶄新的現代化的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大廈已建成,正如一艘裝備齊整的巨輪,只待揚帆啟航。這不僅意味著已有半個世紀歷史的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即將掀開新的一頁,更重要的是它標志著黑龍江省的公共衛生事業實現了一次巨大的跨越。
這次投入多於過去49年
由於長期以來投入不足,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房屋陳舊、面積狹窄、設備老化,很多設備都是20世紀80年代購進的,有的甚至在超期服役。
據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王衛憲介紹,作為全省公共衛生體系的龍頭,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設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在一年之內就完成了選址、設計、招標、施工等全過程。各級政府先後共投入1億多元,這比過去49年的總投入都要多。國家疾病控制中心領導來我省督察時,曾肯定其建設速度和質量為國內一流。新的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築面積2萬多平方米,是過去的兩倍。新裝備了一批符合國家標准的實驗室、電子網絡、設備和車輛等。
該中心病毒研究所一位工作人員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往無法開展的SARS、炭疽等傳染病的診斷,食品微量元素對人體的影響等研究,遷入新樓後就都可以做了。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設,可謂我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一個縮影。近一年中,公共衛生在我省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和發展,截至目前,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共投入資金10億多元,用於全省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
非典直擊公衛體系缺陷
有關專家認為,2003年,非典的突然到來,讓人們看到了公共衛生建設的缺陷:全社會對傳染病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缺乏公共衛生應急機制;疾病預防控制體制不健全;沒有應急預案和靈敏的監測網絡;缺乏公開透明的報告制度和預警機制;缺乏應急醫療隊伍等等。
與此同時,肺結核、狂犬病等傳染病的發病率有增無減;高血壓、心髒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精神心理衛生問題日益嚴峻;食物中毒、化學污染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發生,這些都對目前的公共衛生體系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因此,非典過後,人們對出現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如何從容應對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更加重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政府擔起公共衛生職責
有專家指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壽命的不斷延長,而這主要是通過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來體現和衡量的。如果人群中公共衛生狀況很差,各種疾病流行失控,健康水平低下,那麼,這個社會中的經濟不管如何發達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公共衛生問題不能解決,直接危害人們的生存,即使經濟發展取得一些發展,也會被消耗殆盡。而且它間接影響著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比如在招商引資時,客商可能會考慮這裡的公共衛生狀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使黑龍江省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無論是在項目建設的覆蓋面、投資額上,還是在審查、督導力度上均走在全國前列。為落實我省疾控項目建設的配套資金,省政府在財力非常緊張的情況下,積極籌措了省級配套資金11726萬元。當國債建設資金尚未下撥時,考慮到我省冬季寒冷、施工期短的現狀,為加快我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建設速度,省級財政先行墊付9920萬元國債資金,並於2003年8月全部提前下撥到各項目單位,使我省疾病控制機構建設項目優先於其他省份全面開工。
相關鏈接
非典以來,公共衛生在我省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和發展。截至目前,國家、省、市、縣各級政府共投入資金10億多元,用於全省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
80個疾控機構11月底前完工
黑龍江省在2003年年底全面啟動了國債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項目,開工率達97.5%,並將於今年11月之前全部完成80個省、市、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設。其中,省級疾病控制中心1個、市(地)級疾病控制中心13個、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6個。建設總規模25萬平方米,總投資6.6億元。
13個市(地)的『120』年底前建成
目前,國家、省、市縣總投入4.4億元,用於全省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到今年底將完成13個市 地 級緊急救援中心項目建設任務,項目總建築規模17100平方米,總投資77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