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29日電沒出市區,就能吃到洋果南菜。初秋時節,雞西市雞冠區下轄紅星、西郊兩個鄉,提子映紅山岡,青玉米滿山遍野,奇花異草吐著芬芳。打好城市牌,利用信息、資源、交通等優勢,這裡的農民玩轉了特色農業,『本地造』叫響俄羅斯。
連續3年,陳建中在西太村扣了8個大棚,種了8畝美國紅提。今年,他的紅提收獲1萬公斤,現在市場收購價每公斤20塊錢,本錢掏回來了。嘮起明年的打算,他渾身是勁兒:『照這麼下去,盛果能挺20年。今年賣了錢,明年我再推10畝地,扣它10個棚。』
西郊鄉團結村土生土長的菜農任彥友,這幾年,專攻西紅柿,市場擺到了俄羅斯。看著滿棚的大柿子,老任歡喜得雙眼瞇成了一道細縫:『每家就那麼點兒地,以前扣棚,一畝打個六七千斤菜,不「倒掛」就不錯了。現在可好,「譽陽」牌西紅柿產量翻一番不說,還能種兩茬。』
村裡的蔬菜種植協會起了大作用,80多名會員全種『訂單』菜,育苗、管理、銷售三統一。每家光靠出口西紅柿,一年下來平平常常就淨剩一萬多元。
瞄准特色農業,雞冠區城鄉經濟越做越活,還走到了四季和市場的前面。西郊蔬菜出口基地、紅星反季果品園區、紅星奶牛質量效益園等綠色農業生產基地,個個摽著勁兒乾。全區棚室達到3000多棟,蔬菜年產量突破5000萬公斤,果品1000多畝,各類質量效益園770個,糧食和經濟作物比例調到目前的2比8,農民人均收入突破3400元。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