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電今天出版的工人日報第一版發表為《記齊齊哈爾SOS兒童村村長李顯超》的文章,全文如下:
在齊齊哈爾市西郊的嫩江岸邊有一個特殊的角落,這裡居住著15個沒有血緣關系但卻親情湧動的特殊家庭,心靈在這裡相互碰撞、拯救、融合。這裡就是中國齊齊哈爾SOS兒童村。
在這個小小的村落裡,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55名孤兒共同生活在陽光下,15個家庭有15個媽媽,但所有的孩子卻擁有一個共同『父親』———村長李顯超。
?? 過早斑白了兩鬢的李顯超今年剛滿44歲,從1995年初來到兒童村,一乾就是十年。此前他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先後做過團市委常委、市長秘書、行政處長。讓孩子重新找到『家』的感覺
?? 2004年9月5日,秋高氣爽。19歲的高成已經是第三次出來迎候『父親』了。兒童村的媽媽、兄弟姐妹以及高成所有的文化課、樂器課的老師正歡聚一堂,為他考上中國公安大學而慶賀,可村長父親卻因公務纏身遲遲未到。高成堅持等著,他相信『父親』一定會來,就像他在填報志願書的父親一欄內,毫不猶豫地寫上『李顯超』一樣。
?? 大愛無言。那天,『父親』喝多了,他自豪啊,今年村裡又有6名孩子考入了高等院校。目前,全村已有32名適齡孩子出國留學、昇入本科以及大中專院校。而且他還清楚地記得當上『老公公』,帶著冰箱、彩電會親家時的熱鬧情景。
?? 村裡155個孩子,哪家的孩子有流浪史、性格怪異;哪家孩子因親眼所見父母被殺,至今怕黑怕血;哪家孩子今年該上青年公寓;哪家孩子上小學、初中、高中遇到了新問題;甚至哪家的孩子過早地談了戀愛,他都了如指掌……
?? 俄羅斯著名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家庭的幸福大致是相同的,不幸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由於各種不幸的遭遇,剛來兒童村時,孩子們的內心普遍都比較敏感、脆弱,像小兔子一樣,易於驚嚇,害怕也不願意和外界交往。因為自從他們有記憶時起,就失去了雙親以及賴以生存的溫暖幸福的家庭,是殘酷的現實將他們過早地帶入無邊的懮郁中。
??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是辦好兒童村的宗旨。李顯超常說,在兒童村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彌補孩子殘缺的心靈,讓孩子重新找到『家』的感覺,並和這個溫暖的家庭漸漸融為一體。
?? 1號家庭有個叫王強的男孩,生性孤僻,他剛來到這個新家時帶有明顯的抵觸情緒,不願融入家庭開始新的生活。有一次,他看見其他兄妹在一起玩耍,便疑心大家是有意孤立他,於是就惡作劇地把電話線剪斷,隨後跳窗跑了出去。夜深時分,『媽媽』找不到孩子,焦急萬分,急忙給村長打電話,李顯超二話沒說,馬上帶人四處找尋,最後在嫩江江邊找到了這個8歲的小男孩。李顯超沒有訓斥孩子,而是和他像兩個男人似的交談了一次。小王強從此像變了一個人,不但再沒有偷跑過,而且和媽媽、兄弟姐妹相處融洽,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還成了村民樂隊的二胡演奏高手。
?? 按照國際SOS兒童村組織的規定,男孩14周歲時就要離開家庭,轉入青年公寓開始過集體生活,為的是讓這些小男子漢們逐步地獨立面對社會,促進他們心理上的成熟。但是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不同,有的在生活和學習上就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
?? 今年夏天,8號家庭的劉曉新搬進青年公寓後,學習成績直線下滑。李顯超和8號家庭的曹婷媽媽經過認真分析找出了孩子掉隊的原因,原來曉新脫離家庭管理後迷戀上了網絡不能自拔,根本無心學習。針對實際情況,村長『父親』破例批准他暫回家住,讓曹媽媽幫助他改掉壞毛病,重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上。另一方面李村長也和工作人員商量制定新的措施,加強對青年公寓的管理。沒過多久,曉新就徹底改掉了上網成癮的壞毛病,學習成績也重回班級前列。
?? 而對於那些已經成年的孩子,按照規定,兒童村沒有義務繼續對他們負責了。但是村長『父親』還是放不下他們。今年21歲的鄧萬全、孫雷等人18歲從村裡『畢業』後,因種種原因,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索性在社會上閑逛,經常在兒童村周圍出現。面對這一張張熟悉面孔,李顯超感到揪心。他把孩子們叫來,仔細詢問了情況,『我們也不想這樣啊,您再幫我們一次吧。』看著那些期盼的目光,李顯超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捫心自問:假如是我們的親子,能不管嗎?恨鐵不成鋼的『父親』第二天做出了一項重大的決定:只要是兒童村的孩子就一定要負責到底,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份『額外』的工作無疑使李顯超更為忙碌,他為給孩子們找一個出路而四處奔波。現在這些孩子有的學理發、學修車,有的掌鞋、乾雜活,都已經能自立於社會。村裡還給他們單獨安排了公寓。事後,這些大孩子們拉著『父親』的手淚流滿面,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 李顯超認為,兒童村走出去的孩子,不管是上大學還是給人掌鞋,最重要的是他要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唱歌的嗓子不再嘶啞』
?? 走進SOS兒童村,15幢漂亮的中西合壁式的紅頂小別墅映入眼簾,這裡就是孩子們幸福溫馨的小家園,房子寬敞明亮,每個孩子在這裡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 村裡還設置了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兒童游樂園等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由村長『父親』和村文化室曉達老師共同創作的村歌《在愛的陽光下》則是孩子們最喜歡唱的一首歌曲,『SOS村溫暖幸福的家,SOS村有親親的媽媽,有夢的夜晚不再害怕,唱歌的嗓子不再嘶啞,這裡給我們晴朗的天空,我們都在愛的陽光下……』村裡還組織孩子們編印了自己的村報《未名報》,命名了村花———『仙客來』。
?? 作為一村之長,李顯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是他說自己感到很充實,心裡也很踏實。作為『父親』,他每天都在考慮如何盡快提高孩子們的思想、文化、心理以及身體素質,真正像孩子們唱的那樣:『這裡給我們晴朗的天空,我們都在愛的陽光下。』
?? 為了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村長『父親』鼓勵媽媽們根據孩子的愛好培養他們一技之長,書法、外語、聲樂、器樂、舞蹈、圍棋、滑冰,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了充分的開發。『我就是要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並不比別人差。』
??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媽媽們是關鍵。』為此,村裡創造機會,先後選派了十幾名媽媽到成都、天津等地參加全國媽媽培訓班,回村後組織集體座談。村裡還組織全體媽媽以及有關工作人員參加齊齊哈爾大學函授教育學與心理學的學習。
?? 村兒童民族樂團成立於2001年,由15個家庭挑選出的26名孩子組成,由媽媽們負責為孩子請一位音樂輔導教師,村裡堅持每周集體排練一次,現在小樂團已經能夠演奏30多支中外著名的曲目。2002年2月和2004年1月,樂團應邀先後兩次赴音樂之都奧地利進行演出,孩子們嫻熟的中國民樂演奏征服了到場的觀眾,該國已故總統克萊斯蒂爾先生生前兩次熱情接見了這些來自東方的音樂『小天使』。小樂團還參觀了維也納藝術博物館、音樂博物館、金色大廳,瀏覽了多瑙河、阿爾卑斯山等世界名勝,讓孩子們真是大開眼界。
?? 今年8月,應日本北海道釧路市長邀請,李顯超帶領兒童村5名孩子參加了『世界兒童釧路大會』,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兒童村孩子的風采。
?? 村裡還先後成立了籃球隊、足球隊、合唱團、舞蹈隊,其中以兒童村孩子為班底組成『中國齊齊哈爾SOS兒童村星搏足球隊』在2003年全市小學組足球聯賽中一舉折桂。
?? 為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團隊精神,李顯超經常帶領孩子們一起栽花植樹,並且定期拔草、澆水。如今,佔地62畝的兒童村已經是花紅果李壓彎枝頭,翠環綠柳掩映著一所所別墅,儼然就是一所大花園。
?? 李顯超有個論斷:『只要你細心去觀察,去感悟,那麼你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有希望的。』他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10年來他把自己的心完全交給了兒童村,交給了這裡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