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9日電 一路從猜疑和爭議中走來的陳國軍導演的新劇《國家命脈》,近日完成全部後期制作展示樣片時受到普遍好評。劇組上下對這部『我國首部稅務官情感劇』的收視信心大為增強。『稅務官寫稅務官』也成為與遠方聯合編劇的孫永望的一段佳話。
從發言稿崛起的筆杆子
該劇在前期宣傳時,觀眾普遍記住了編劇遠方的名字。遠方作為我國高產劇作家,因為《沈浮》、《威脅》、《犯罪昇級》、《內幕》、《天地良心》等而為人稱道。此次《國家命脈》中,他將與孫永望一起登上字幕表的編劇一欄。而孫永望並非專業編劇,他是哈爾濱的一位稅務乾部。
孫永望的經歷很簡單,1987年當兵轉業後被分到了哈市道外稅務局,從此成了一名稅官。從前孫永望當兵時就特喜歡寫東西,但那時也只是寫些日記和隨筆,從來未敢去嘗試過去投稿發表。他第一次嶄露頭角,還是因為1991年時,在單位寫的一篇發言稿。那次單位開會學習,讓大家每人都寫一篇發言稿,經過這麼一念,大家普遍認為孫永望寫的發言稿是最出彩的。後來又趕上單位搞廉政活動,領導就讓他寫了篇東西,投到《哈爾濱日報》去,沒想到那篇稿子還上了《哈爾濱日報》的頭版。再後來,孫永望在寫作上放開了膽子,陸陸續續地開始寫報告文學、寫小說、寫雜文,並且在報刊上登了不少東西。他的小說《趕碰硬的稅務官》還曾被《哈爾濱日報》看好,拿去連載。 孫永望有一點挺讓人佩服的,就是記憶力特好。有一回一家報社請他去給一個勞模寫一篇報告文學。孫永望去了以後,沒用筆和本,一個多小時的采訪全憑腦子記,回去之後寫了一篇6000多字的報告文學。那個勞模看了之後特滿意,說好多細節孫永望都抓得特別好,甚至於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動也被孫永望刻畫得入目三分。孫永望說,他寫劇本,也全靠記憶力好。那些他生活中有趣的、感動他的人和事,無論過多久都不會在他的記憶中散去,這樣他寫劇本時纔永遠不會感到匱乏,因為有些人就一直活在他的腦海中。
《國家命脈》 叫板警察的戲 給明星補稅務課
激發孫永望寫劇本的是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據《黑龍江日報》披露,有一次孫永望和同事去道外的早市收稅,但是業主們就是不肯交。就在雙方爭執不下的時候,一位中學女教師站出來說:『業主們已經給工商部門和防疫部門交了錢,憑什麼還要再交這稅錢?』於是孫永望耐心地跟她解釋:『這稅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比方說你這工資就是來源於稅收。』可沒想到女教師竟然反問道:『我的工資是政府發的,與稅收有什麼關系?』對於這件小事,孫永望感觸頗多,老百姓沒有納稅意識,偷稅漏稅的現象如此普遍,完全是因為我們宣傳得太少。光靠每年的稅收宣傳月,撒撒傳單、喊喊口號,作用不大。於是孫永望為此寫下了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本《一夜之秋》,這個劇本很快就被拍成了名為《冰雪情懷》的8集電視劇,並且在央視的一套、二套、四套、八套播出過6次。這之後,孫永望又創作了一部農村題材戲《天道酬勤》,後來改名為《莊戶人家》,獲得了首屆黑龍江文學劇本評選一等獎。
之所以會參與《國家命脈》這部戲,孫永望說,那是因為他發現寫警察的戲挺多,寫法官的戲也不少,唯獨就是沒有寫稅務人員的長篇電視劇,於是他決定去補這個缺。這個題材的戲不好寫,它不像公安題材戲可以用殺人放火那些案子來吸引人。這部戲不能硬生生地去宣傳稅法,那樣肯定沒人看;也不能單純地從稅收人員的角度來寫,還得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去寫。在戲裡,孫永望與編劇遠方聯手加了不少感情戲,寫了稅務人員和小商小販們這些平常人的情感的波動。該劇計劃10月底起在全國各地播出。(王奎龍/文 楊一玲/圖) 直到今天,孫永望依然工作在稅收第一線。記者曾問他想沒想過去做專職的劇作家,他實話實說,那樣壓力太大,他挺喜歡現在的生活,工作讓他每一天都有機會接觸到新鮮的人和事,這些是他創作的源泉,他寧願如此,一輩子為他熟悉和喜愛的稅官作傳。據了解,《國家命脈》確與多次傳聞的劉曉慶風波無關,但可以給明星補補稅課,劇中的男主角項鈞由王海地飾演,女主角嚴雪由新星柳淵扮演,他們將把孫永望筆下的稅務官形象充分展示在熒屏上,展示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