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哈爾濱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效
2004-10-12 14:21:3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2日電 哈爾濱市的信息化以建設『數字哈爾濱』為總體目標,以電子政務為核心,推動企業信息化、農業信息化和重點應用項目的建設,目前已經取得積極的成效。哈爾濱市信息產業局成立於2002年初,主要負責哈爾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規劃、組織、協調工作。目前哈爾濱市所轄區域均成立了科技與信息局,8區也相應設立了信息化工作部門,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上下對應的信息化組織體系,為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效的組織保障。

    哈市最初從實施『政府上網工程』開始啟動電子政務。為了做好政府各部門上網工作,哈市政府從政務公開入手,將其列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管理中,加強檢查、監督和考核。到2003年底,哈爾濱市政府所有委辦局和區、縣(市)政府都在《中國·哈爾濱》政府門戶網站上建立了主頁,實現了100%網上政務公開、100%建成網站的『雙百』目標,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哈爾濱市電子政務網絡是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建設的,政務內網與政務外網實行物理隔離,政務外網與國際互聯網實行邏輯隔離。已建成的電子政務外網平臺是黑龍江省電子政務網的二級平臺,架構在黑龍江省通信公司155兆ATM骨乾傳輸網絡和交換平臺上,是黑龍江省電子政務外網平臺的一個市級節點。網絡采用了先進的MPLS———VPN(多協議標簽交換———虛擬專網)技術,具有交換、存儲、發布、共享、多媒體應用等多項功能,按使用需要可建設多個虛擬專網,可實現哈市政務部門與省、地市、區縣(市)縱橫向之間特定的計算機的互訪。目前已有57個哈市市直部門和8區11縣(市)共計76個結點單位接入到電子政務平臺上,實現了省、市、區(縣)三級網絡的互聯互通,哈市區縣各級政府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公文、信息的縱橫向傳輸和交換,進行網絡化辦公;目前政務內網有國辦郵件和網站服務,哈市政府辦公廳秘書處、信息處、督辦檢查室、政務值班室的微機終端通過防火牆、加密機與國辦連接。此外,哈爾濱市政府已經有29個部門建立了各自的辦公局域網。

    推行電子政務是政府為了向公眾提供更方便的服務,更有效率的工作,讓政府的工作透明度更高。《中國·哈爾濱》政府門戶網站,從打造服務型政府出發,在網上建立了表格下載、網上受理等服務性功能,建立了為企業和市民服務的欄目,增強為企業和市民服務功能,在第一時間內將政府文件發布到網上,開展網上對話,網上調查,設立市長信箱、人民建議、百姓談欄目,讓人民群眾參政議政,反映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宗旨就是讓當地的人民群眾通過登陸中國·哈爾濱網站,找到所需要的服務。

    哈爾濱市按照省、市關於推廣『斯達模式』和『龍滌經驗』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在60戶大中型重點企業進行了信息化試點。哈飛、龍滌、電機廠等企業已經應用CAD、ERP和CIMS等系統,在產品設計、生產經營、企業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哈爾濱啤酒集團投資近600萬元進行工藝流程再造軟件的開發和網絡建設。一工具有限公司、東北輕合金等企業實施財務、供銷、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信息系統,哈爾濱水泥廠、哈爾濱光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紅集團、紅光鍋爐集團、哈藥材公司等企業完成ERP系統的集成運行。目前,哈市有4萬餘戶企業上網發布信息,200餘戶中小企業通過『企業信息化服務網』實現與政府部門的網上信息交流。通過實施信息化建設,很多企業加快了內部機制轉換,實行透明化采購、物管集中化等新型管理機制,壓縮管理機構,精簡管理人員,有效地實現了企業管理整體流程的信息化,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黑龍江省藍藝地毯集團,地處哈市的木蘭縣,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管理落後,產品設計周期長,生產成本高,依靠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企業在16年中(1987年———2003年)規模擴大了166倍,利稅增長了3020倍,成為全國紡織行業和省、市的先進企業和出口基地企業。

    哈爾濱市是農業大市,哈市政府十分重視農業信息化建設,提出建設綠色農業、特色農業、數字農業的構想,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建成了農業信息網絡平臺,開通了哈爾濱農業信息網,並與氣象、水務、林業、農機等部門的網絡聯通,形成了市、縣、鄉三級網絡體系。從加強特色服務出發,對農業信息網進行了改版,在原有農業經濟、市場商情、綠色食品等欄目的基礎上,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發布信息,還組織建設了『哈爾濱綠特農產品網上展銷、洽談』專欄,初步實現綠特農產品網上營銷,信息容量達到25兆以上,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同時,還積極實施農業信息網進村入戶工程,主要是『四個一百』,即:網絡進入一百個村屯、連接一百個專業大戶、一百個中介組織、一百個龍頭企業。目前,網絡已開始進入村屯和種養大戶家中。一些農民利用網絡信息銷售農副產品,獲得了可觀效益,極大地提高了農民學習和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企業基礎數據共享與交換系統、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統工程、金稅工程、『校校通』等是哈爾濱市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工程。去年組織工商、國稅、地稅、技術監督4個部門建設一個有關企業基礎信息數據庫,實現了4個單位之間數據的交換與共享,不僅能為哈市稅收帶來可觀的效益,也解決了管理部門數據不一致,管理有難度的問題。這項應用的開發與使用,為哈市更廣范圍、更多單位之間的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積累經驗。

    哈市工商局建設『紅盾信息網』,開通企業年檢系統、廣告企業信用體系和工商12315網上在線投訴系統,500戶企業通過網上填寫報表進行年檢,939戶廣告企業發布信用情況。建成開通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網,以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件為主要內容,建立開放式的網絡平臺,面向社會提供工商信息和維權服務。

    哈市稅務系統開通運行『金稅』二期工程,建立市級計算機主乾網和增值稅防偽發票、防偽認證、稽核、協查4個子系統,在全省考核評比中,哈市存根聯采集率、報表差錯率、檔案漏采率三項主要指標均名列第一。

    哈市人民銀行組織各商業銀行大力推進銀行卡工程的實施,在銀行卡測試中,交易成功率明顯提高。ATM測試成功率總計為90%,POS交易總計為96%,POS預授權交易總計為84%,工行、農行、建行、交行和光大銀行具備了銀行卡跨行通用的基礎條件,發行帶有『銀聯』標志的銀行卡31萬張。2003年末,各商業銀行發卡總量達759萬張,設立發卡網點276個,設有ATM機795臺,POS機470臺,特約商戶8153家。

    哈市教育局提出建網就是建學校的口號,積極推進『校校通』工程,市區學校95%實現『校校通』,50%建設了校園網;農村學校60%實現『校校通』,12縣(市)共有51所學校建設了校園網。

    信息化建設工作是沒有止境的,總是在不斷創新中發展,在探索中前進。哈爾濱市信息產業局將本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努力開創哈市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