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3日電 入秋了,又進入了一年中市民們買秋菜、漬酸菜、醃咸菜的時候,哈爾濱市一些馬路市場上也出現了許多賣散裝鹽的流動鹽販。省鹽務管理部門和省疾病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市民,私鹽質量不保,百姓不可食用。
10月9日傍晚,哈市南崗區漢祥街菜市場就有五六個賣散裝鹽的,雖然看不出這些鹽是否是加碘鹽,但因為便宜買的人還挺多。一位聲稱一天能賣出幾百公斤散裝鹽的婦女說:『這叫水洗鹽,是沒有加碘的,用加碘的鹽醃出的咸菜不好吃,不加碘的咸菜纔好吃。』在另一個賣鹽的攤位上,除了有散裝鹽外還有2500克裝3元錢一袋的『醃漬用鹽』,包裝袋上標有含碘量及『哈爾濱市鹽業公司分裝』的字樣,但沒有標明生產日期。男攤主說,袋裝的『醃漬用鹽』和散裝的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多了點兒包裝費。其他賣鹽的也都說自己的鹽是食用鹽,是碘鹽,是從鹽業公司進的貨。
11日,記者采訪了黑龍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地方病預防與控制所的楊岩所長。楊所長說,街頭流動商販賣的散裝鹽是不能食用的,碘鹽出廠前必須予以包裝,碘鹽的包裝應當有明顯標識,並附有加工企業名稱、地址、加碘量、批號、生產日期和保管方法等說明。在缺碘地區銷售的碘鹽必須達到規定的含碘量,禁止非碘鹽和不合格碘鹽進入缺碘地區食用鹽市場。他說,我省全省都屬於缺碘地區,非碘鹽是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的,各級鹽業公司也不可能批發銷售散裝鹽、非碘鹽,所以,流動商販賣的都是私鹽,即使有包裝也極可能是商販自己包裝的劣質鹽,甚至是工業用鹽,其質量無法保證。
12日上午,記者分別給哈爾濱市鹽業公司下設的道裡、道外、南崗、平房、香坊等幾個批發部掛去電話,以商販的名義詢問如何批發散裝洗鹽、醃漬鹽,結果均被告之不賣散裝的鹽,只有兩公斤一袋的水洗鹽。之後,記者與省鹽政稽查大隊的有關人員取得聯系,他們說,食鹽是國家專營的商品,街頭流動鹽販所賣的鹽肯定是私鹽,他們希望百姓到具有食鹽銷售許可證的商店購買食鹽,也希望百姓發現有流動販賣私鹽者,要向當地鹽業主管部門舉報(食鹽包裝袋上均印有舉報電話),鹽業稽查部門將會對他們進行查處。
相關鏈接
怎樣識別真假碘鹽
國家規定,在碘缺乏地區應全部供應加碘食鹽。碘鹽中添加的藥劑一般是碘化鉀或碘酸鉀,含量在20ppm 50ppm之間。加碘鹽在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目前,一些不法分子采用土法生產假冒、劣質碘鹽,偷工減料,並通過非法渠道銷售,嚴重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那麼,如何識別真假碘鹽呢?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看顏色精制碘鹽外觀色澤潔白,假冒碘鹽外觀往往有淡黃、暗黑等異色,並且不夠乾爽,易潮。
●看封口精制碘鹽包裝精美,字跡清晰,封口整齊、嚴密。假冒碘鹽外包裝往往字跡模糊、手搓即掉,包裝簡單、不嚴密,封口不整齊。
●做實驗將鹽撒在一塊切開的馬鈴薯切面上,真碘鹽即顯示出藍色;如無顏色反應,則是非碘鹽。
●手捏、鼻聞、口嘗優質碘鹽用手抓捏較松散,顆粒均勻,無臭味,咸味純正。假冒碘鹽手捏成團,不易散;往往因摻有工業含碘廢渣而聞起來有氨味,口嘗咸中帶苦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