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幾許歡喜幾分懮 從農交會看黑龍江綠色食品的優勢與不足
2004-10-18 13:41:2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8日電 為期5天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日前劃上了圓滿的句號。由18家參展企業、26家現場銷售企業組成的黑龍江省展團,取得了驕人的參展業績:5天簽約總額43.22億元,現場銷售收入127.24萬元;被大會組委會授予突出貿易成交獎、最佳組織獎。再一次展示了全國綠色食品大省的形象與實力。不過,在這個國際性的展會面前,面對來自國內外同行尤其是河南、山東、吉林等農業大省的有力競爭,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對方追趕的勢頭很猛,我省企業在參展參會意識、經驗與企業實力上尚有差距,可謂是喜中有懮。產品進步大展銷成果旺

    與上屆相比,本屆農交會上我省參展的綠色(有機、無公害)食品,無論是新品開發還是產品包裝都有很大的進步。一個突出的變化是精深加工的產品多了、系列產品多了、小包裝產品多了、高科技產品多了。

    去年僅有4種包裝的孫斌牌大米,今年帶來的9種全新包裝設計精美,擺在展廳煞是醒目;帶著黑土地特有的山特產品來參展的哈爾濱黑珍神大森林特產開發公司,今年也驕傲地拿出了10個系列40餘種產品:木耳果羹、木耳沙司醬、野山菌營養湯等首次亮相的產品吸引了眾多采購商的目光。其公司副總經理陳炎告訴記者,他們的產品先後獲得第二屆亞洲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和第十四屆國際食品博覽會指定參展食品的榮譽。

    開幕當天,綠山川實業就與日本、韓國的客商簽訂了5000多萬元速凍玉米、餅和豆角的購銷合同;上海、浙江的眾多商家不約而同地奔向我省展區,幾乎不見討價還價,大米、大豆及豆粕就以每公斤高於去年同期0.4?1元的價格簽約,袋裝黑木耳等山特產品的簽約價格每公斤高於去年同期8元左右;綠金集團新研制的大豆純香油的簽約價格每公斤比普通豆油高出2元。不僅如此,獨具的生態優勢和全國第一的顯赫聲譽,還使大項目紛紛走來。在首日簽訂的39個成交合同和協議中,金額超億元的項目就有7個;首日簽約額比去年同期增加6.9億元之多。參展意識舊企業實力差

    走進農交會現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安徽豐原集團祝賀大會成功的巨型彩虹門,兩邊一字排開的是內蒙與寧夏的宣傳彩旗;放眼望去,河南、山東、內蒙的各種宣傳廣告處處都是。走進展館,也會明顯看出這幾個省份企業無論展位規模還是布展氣勢,都體現強勢。

    然而,相形之下,我省企業的表現要遜色得多:在代表大會形象和水平的一號綜合展館,我省企業一家都沒有;在我省最具優勢的種植業展館,入門進口規模宏大的特裝展位被吉林和河南北徐集團包攬,我省展區雖設計頗有特色,但深居在展館中後部,每個企業只有一個標准展位;稍好一些的是畜牧業展館,但也只有綠山川一家躋身特裝展位,完達山、龍丹等值得我省驕傲的知名品牌的展位都簡單、普通,毫不起眼。

    據介紹,本屆展會逐步采取與國際接軌的辦展方式,對一號綜合館和各展館的優勢展位均采取競標的方式。當記者問及為什麼作為全國綠色食品大省,我省卻無一家企業進駐一號綜合館,許多人都先回答說『企業實力不行唄』,之後再感嘆一句『主要是觀念落後。』

    綠山川實業公司董事長說,綠山川的產品之所以能在哈爾濱乃至全國有很大的市場,大部分是展覽會創造的品牌效應。現在許多企業都已意識到樹立品牌的重要,而品牌的樹立是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的。我省的一些企業參展的目的性就太強,太關注簽約多少,現場銷售多少,參展的費用掙回來沒有,等等,把這種國際性展會的宣傳作用人為地縮水。

    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一副主任說,利用國際展會搭建的平臺開展專項宣傳推介活動,也是企業宣傳自己的有效方式,而在這方面,我省企業還顯得比較生疏。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