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25日電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比如,英國的瘋牛病、歐洲的口蹄疫,以及今年發生在世界很多國家的禽流感等等。在人們關注這些肉類的同時,也對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產生了懷疑。人們的懷疑不無道理,記者在走訪哈爾濱市各大海鮮市場及超市時發現,魚蝦類水產品的銷路非常大,但魚蝦等水產品在銷售時不需要檢疫,給消費者帶來隱患。
在哈一百地下賣水產品的地方,記者看到前來退刀魚的王小姐。她說,1小時前在這個攤床買的刀魚,由於沒買過刀魚,就讓店員給挑了兩條,可回家打開魚肚一看,都快脫刺了。王小姐對記者說:『現在豬肉出售時有檢疫部門把關,可魚和蝦等水產品,老百姓買時只能看是不是活的或是不是新鮮的,在飯店吃飯更是不知道魚的質量如何。』
據養殖多年水產品的李老板介紹,許多養魚的商販為了多賺錢,給魚喂含有激素、添加劑的魚飼料,或者將得病的魚殺死以低價賣給魚販。由於不用檢疫,這些病魚都『光明正大』的走上了飯桌。
哈醫大二院感染科的李主任告訴記者,魚蝦類產品未經過檢疫直接端上餐桌,極易引起疾病蔓延,損害消費者健康,通常會出現乏力、頭暈、食欲不振等癥狀及引起腹瀉、出血和猝死。
據黑龍江省工商局市場處陳處長介紹,黑龍江省水產品全部是由外地進入的,銷入市場之前,工商部門會向水產品經營單位和個人索取產地檢疫合格證明或驗收進貨發票。當前我省水產品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激素、重金屬等的殘留問題以及微生物、甲醛等指標的超標現象。
黑龍江省水產局綜合辦公室的梁主任告訴記者,魚蝦類產品制成成品後,安全問題歸食品衛生檢疫部門管理,但活的魚蝦類產品由於我省檢疫設施普及不了、檢疫法規不配套、檢疫收費標准沒制定等原因,目前魚蝦類水產品的檢疫還處於真空狀態。對水產品檢驗檢疫是有必要的,我省也正在積極完善機制。
據了解,目前國內一些地方已開始對魚蝦的生產過程進行檢疫,今後將像生豬屠宰的同步檢疫一樣,魚蝦類產品上市銷售必須檢疫合格,否則不能銷售。據了解,江蘇、廈門等地的水產品檢疫程序將啟動。希望我省管理部門加大力度,早日給老百姓飯桌把住安全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