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9日電 今年58歲的蘭如老漢,是綏化蘭西縣康榮鄉榮旺村的五保戶。日前,記者來到他家中,老漢激動地對記者說:『俺淨靠政府幫助了,以前村裡養俺們五保戶,現在財政統包供養五保戶,如今醫療救助政府也出資助,心裡更塌實了。俺這不快成「公家人」了。』
日前,黑龍江省稅改辦、省財政廳、省衛生廳、省民政廳聯合下發了《黑龍江省農村醫療救助實施方案(試行)》,在全省建立和實施農村醫療救助制度,緩解了五保戶、貧困戶、特困戶治病難問題。據蘭西縣民政局陳明副局長介紹,以前五保戶有病由鄉村負責,特困戶因病治療引起家庭困難的適當救助,沒有醫療救助專項資金,如今他們的醫療由財政資助。
據黑龍江省稅改辦有關人員介紹,農村醫療救助對象包括農村五保戶、農村特困戶家庭成員以及各市(地)、縣(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家庭成員。救助標准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醫療救助標准,確定起付線、封頂線及賠付比例。醫療救助對象全年享受醫療救助的補助金額,原則上不超過當地規定的標准,一般應掌握在4000元以內。對於存在特殊困難的家庭,可以適當提高醫療救助標准。
救助辦法包括資助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特種傳染病救治等。《方案》規定,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市(地)、縣(市),資助醫療救助對象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或部分資金,參加當地合作醫療,享受合作醫療待遇。對因患大病經合作醫療補助後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高,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給予適當的醫療救助;尚未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市(地)、縣(市),對因患大病醫療費用難以承擔,影響家庭基本生活的,給予適當的醫療救助;國家規定的特種傳染病救治費用,按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助。但是打架斗毆、交通肇事、酗酒傷害、吸毒、自殺、自殘等;器官移植、鑲牙、整容、矯形、配鏡等;婚前檢查、保健、康復等;未經允許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或在非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不應當享受醫療救助的均不在此之列。
據介紹,農村貧困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救助的由財政預算資金資助,由國家、省財政各承擔三分之一,縣級財政不少於三分之一。資金來源還包括省、市、縣福利彩票公益金分別按5%%的比例提取資金;社會各界自願捐贈的資金以及農村醫療救助基金所形成的利息收入、按規定可用於農村醫療救助的其他資金。
基金以縣(市)為單位進行統籌、核算和管理。縣(市)級財政部門要在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中建立農村醫療救助基金分戶,將所有用於農村醫療救助的資金納入專戶,單獨建賬,單獨管理,不得擠佔、挪用。縣(市)級財政部門按時將醫療救助資金從農村醫療救助基金專戶核撥至鄉(鎮)財政所實行國庫集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