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胎盤宴』 再揭衛生監管漏洞
2004-11-01 11:30: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電哈爾濱一家報紙的記者通過明察暗訪發現,當地一家餐館將人體胎盤引上了餐桌,成為『絕對大補』的熱門菜餚。而這些胎盤都是從當地一家醫院買來的,該醫院在出售嬰兒胎盤時很有『職業道德』,專門為購買者出具胎盤的化驗單,以證明胎盤沒有乙肝病毒和其他傳染病。針對『胎盤宴』這種現象,專家只是溫和地表示,胎盤並不具備『神奇大補功效』,而當地衛生部門的官員則直接表態說,胎盤是否可以隨意買賣,目前沒有『明確規定』。

    胎盤到底有無神奇的營養,是一個有待確證和澄清的醫學問題,但是,嬰兒胎盤畢竟來自人體,無論從倫理角度還是衛生角度看,它都絕對不能作為食品擺上餐桌,這是毫無疑問的。禁食胎盤的倫理之維自是無須贅述,僅從衛生角度看,國家藥監部門早就通過專家研討得出過一致結論:由於胎盤來源、病毒檢測、病毒滅活、工藝與有效成分的關系等問題難以解決,鮮胎盤制品不能作為中藥批准使用。由此結論推斷,以胎盤制作食品同樣存在著很大的衛生安全隱患,輕者可能損害食客的健康,重者甚至可能導致傳染病的人際傳播。

    『胎盤宴』不是一個偶然和孤立的現象,而是我國食品衛生監管存在漏洞的又一個證明。從醫院環節看,把胎盤賣給餐館不僅有違道德,也打破了醫院與餐飲業之間的衛生『防火牆』。眾所周知,醫院處理的各種醫學剩餘物存在著一定的衛生風險,因此,對各種廢棄物品進行妥善的處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根本不需要對胎盤再做個別的『明確規定』。醫院和醫生買賣胎盤的行為直接危害公共安全,衛生部門應該對此加以嚴厲的制止與制裁,聽任胎盤買賣行為的泛濫,實是衛生部門的嚴重失職。

    而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看,我國在餐飲業的法規建設和衛生管理方面一向存在著寬縱的弊端。不久前,研究表明,果子狸的確是非典病毒的宿主和主要傳播者,令人不寒而栗的是,這個『病毒使者』竟然在國人的餐桌上風光了許多年。我們的餐桌上到底有多少面目可疑的熱門菜餚?果子狸、猴腦、嬰兒胎盤到底還會在餐桌上流行多久?還會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禍從口入』?誰的心裡都沒有把握。餐飲衛生管理的漏洞到底由誰來補,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