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4日電 為推進哈爾濱市生態園林型城市建設提檔昇級,打造北方現代化城市新形象,2004年以來,哈爾濱市建委、生態辦全面推進以『增量提檔』為主要內容的城區綠化建設,市區新植樹木156萬株,新增綠地600公頃,使生態園林型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在2004年市區春植工作中,哈爾濱市建委、市生態辦組織各區采取各項措施,大力推進植樹造林活動。南崗區積極組織駐區單位、街道辦事處進行各項綠化工程建設,在全市率先超額完成春植工作。道外區、平房區發動群眾、社會團體參加了天恆山、平房公園等工程的義務植樹活動,極大地調動了百姓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的熱忱。截至目前,哈市區共植樹156萬株,完成年初計劃的150%;新增綠地面積600公頃,完成計劃任務。同時實施了百街增綠工程,完成75條街路行道樹和132條街道綠地的綠化工程。
在推進市區綠化的同時,今年哈爾濱市郊區綠化建設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郊區今年計劃植樹造林666.67公頃,覆蓋率達7.4%,在以實施綠色通道、村屯綠化、兩荒治理和生態功能林四項工程的建設中,實際完成造林1099公頃,完成計劃的165%。建成了哈雙公路周邊新立村新五屯、哈阿公路周邊的幸福村、哈同公路、東新村等8個綠色通道,村屯綠化447畝,為城市再添綠色屏障。實施村屯綠化建設,建成光明村、長征村、旭光村、松浦村等11個生態示范村,綠化面積464畝,將村屯綠化全面向前推進。實施兩荒治理工程,重點對道裡、道外、香坊、南崗四個區的坡耕地和低產田進行植樹造林,完成造林面積960公頃,進一步改善了哈爾濱市區周圍的生態環境,增加了郊區綠量。實施生態功能林建設,高標准建成了幸福鎮萬家屯、恆山村後山等生態功能林,綠化面積1160畝,提高了城市周邊森林覆被率。
據悉,為給全市市民打造一個清新、優美、安靜的居住環境,今年生態環境建設還繼續大力推進了以『藍天、碧水、安靜、潔淨、綠色』為主要內容的五項工程。其中,藍天工程實施了以減少空氣排放物、淨化空氣為主要內容的供熱工程,包括道裡區集中供熱工程、松北集中供熱中心供熱工程、化熱鍋爐房新建工程及信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等,為哈市新增供熱面積700萬平方米;碧水工程啟動了文昌三期工程招標工作,完成沿江污水截流工程截流管線3673米,污水今後不再直排松花江。同時對磨盤山水庫周圍的四方臺、朱順屯、二龍山、西泉眼進行了清理、整頓,使哈市水源水質有了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