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牡丹江11月4日電金秋十月,佔地總面積達5.11萬平方米的林海廣場正式投入使用。10萬牡丹江海林市民從此擁有了一處與蓬勃發展的地方經濟相稱的休閑、娛樂場所。
徜徉在整潔路面上,兩邊是草坪、花卉和色彩各異的喬木、灌木,欣賞著不遠處名為『綠色暢想』的主題雕塑和水柱高達40多米的音樂噴泉,許多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座廣場不僅抬高了海林的『身價』,也帶動起周圍的房價——由於沾了林海廣場的光,不到一年時間,林海廣場附近幾座商住兩用樓的售價也『水漲船高』了。
潘殿發是參與林海廣場動遷、新建任務的3家民營企業之一——海林市建築安裝總公司的負責人。據他回憶,2002年海林市政府完成林海廣場總體規劃後,海林市瑞發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海林市建築安裝總公司和牡華聯公司3家民營企業共籌措現金1500萬元用於安置被動遷居民。
在實際支出460萬元動遷費之後,他們漸漸犯起愁來:要完成計劃中的9.8萬平方米商住兩用樓建設工程,至少還需要2000多萬元的施工費,而這只能靠銀行貸款來支橕。
抱著『與其騎虎難下,不如放手一搏』的心理,去年秋天該公司建成了1.8萬平方米商住樓房,可惜當時林海廣場尚未成型,周圍環境又髒又亂,水電、道路、公交等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全配套,投資者置業意願不強,銀行還貸壓力又讓企業不得不盡快回籠資金。
這樣,坐落在海林市區黃金地段的第一座暖氣樓房每平方米售價僅為400多元——超低的房產價格讓房地產開發商們叫苦連天:這麼乾下去他們肯定要賠本!
但隨著林海廣場的迅速建成,周圍環境綠化、香化、美化之後,如今廣場周圍的優質樓房每平方米售價也跟著提昇到1000元以上,而且銷售形勢紅火,房產開發商們開始賺錢了。
對此,海林市建設局負責人說,由於前期整體設計規劃、廣場主體工程全部由當地政府負責實施,從根本上保證了主體城建項目的建設質量,進而形成了有利於民營資本興業發財的『窪地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於始終堅持了『政府搭臺、民企唱戲』的原則,今年入秋以來,海林市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已經成功吸引哈爾濱市福斯特集團投資1.37億元,啟動了海林市第二小學校捨動遷項目;北京范華集團投資上億元的海林城北新區連片開發工程今秋也在緊張進行。在引來大量域外民營房地產投資後,預計明年海林市委、市政府辦公樓整體搬遷、白頭山住宅小區開發、海林市『新四小學』重建等工程將陸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