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電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喚醒了沈寂多年的龍江大地。振興東北,重點和難點是工業,關鍵和希望在工業。令人欣喜的是,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施一年來,在政府推動、市場拉動、政策牽動、龍頭帶動等多股強大『動力』的共同驅動之下,黑龍江省工業呈現出多年少有的百舸爭流、乾帆競發的『動感活力』。
運行走勢整體向好
在該省經濟總量中,工業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超過50%,工業增長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正因如此,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始終將其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市也都相繼確定並加快推進工業立市、工業興市、工業強市、工業富市戰略,全省上下初步建立並完善了全黨動手、多方齊上、合力攻堅、齊抓共管的推進機制。
2000年以來,全省工業在已經連續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基礎上,今年又有效地化解了大慶原油減產、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資金、運輸緊張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繼續保持了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今年1-9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17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是1998年新統計辦法實行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增幅。輕、重工業分別增長17.2%和15.1%,國有及國有控股、股份制、集體企業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大慶市在原油減產的情況下,增幅達到9.0%,其他市地的增長速度全部超過10%,七臺河、鶴崗、雞西、雙鴨山、哈爾濱、齊齊哈爾等6個市的增幅在20%以上,增速比較協調,發展比較均衡。預計到年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將突破1500億元,增長15%左右;實現銷售收入將突破3000億元,利稅將突破1000億元;利潤將突破600億元,全部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結構調整舞起龍頭
今年以來,圍繞建設裝備、石化、能源、食品、醫藥、森林工業六大基地,該省加大了對骨乾企業和配套企業的改造調整力度,加快了傳統產業的優化昇級步伐,結構調整效應進一步顯現,優勢產業、骨乾企業、重點產品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舞起了振興工業的龍頭,擔起了加快發展的重任。
據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2.8億元,同比增長30.3%,高於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6.9個百分點。重點發展的六大基地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2.2億元,佔88.4%,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282.1億元,利稅748.8億元,利潤522.5億元,分別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91.3%、96.6%和98.7%全省37個工業行業中,有15個行業的銷售收入增幅在20%以上,通用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橡膠制品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加工業等6個行業的增長速度超過了50%。重點監控的6了戶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770.1億元,利稅720.0億元,利潤514.6億元,樺林佳通輪胎、北大荒米業、雞西北方制鋼、哈汽輪機、北滿特鋼、佳紙股份、松江銅業、九三油脂、哈電機等9戶企業的銷售收入增幅在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