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8日電 黑龍江省邊境旅游紅紅火火,得到了參加省邊境旅游會議人員的共識。近日,記者從我省邊境旅游工作會議上獲悉,在我省接待的近80萬入境游客中,僅俄羅斯入境游客就佔到七成左右。據悉,如果按每天入境游客1500人次計算,每人平均一天購物消費1200美元,每年僅俄羅斯游客過境貿易就達60多億元人民幣。
『倒包團』炒熱經貿生意
據了解,該省各個邊境口岸城市掘得的第一桶金,應該說是從『倒包團』起步的。在我省的一些口岸城市,隨處可見金發碧眼的俄羅斯游客。由於中俄兩國商品極富互補性,他們多以購物並兼顧旅游的方式,通過口岸源源不斷地將物品流向雙方市場。同時,『倒包』人員構成了俄羅斯烏蘇裡斯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等地大規模商品市場的『主力軍』。
在俄羅斯對岸城市乃至莫斯科、聖彼得堡,中國的各種物美價廉的輕工產品、農副產品擺滿了大小商店、市場的貨架,帶有『中國制造』字樣的各類商品,豐富著俄羅斯人的生活。
綏芬河成俄購物『超市』
綏芬河是全省最大的邊境陸路口岸,當地商家依托地緣優勢,開展一地『購物 旅游』贏得了大批入境游客。近年來,先富裕起來的大戶和外來經商者,瞄准了購物旅游。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綏芬河市內的很多大型商場,甚至是商品一條街上的商品都在為俄羅斯市場量身而做。小到服裝、鞋帽,大到家電、木材,想選購的商品只要逛上一條街或一家商場都可以買到。據悉,綏芬河市已初步構建了服裝、鞋帽、果菜、肉類、建築裝飾材料等八大市場體系。這些市場每年向俄羅斯游客出售的商品收入多達60多億元,打開了國內長線商品的銷路。
民營企業紛爭旅游『蛋糕』
業內人士認為,是商貿游催生了邊境口岸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它在帶動當地的信息流、人流、資金流擴張的同時,也無形中拓寬了商貿游的渠道和市場。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在口岸城市從事旅游服務的民營企業越來越多,接待入境的旅游團隊不再限於『倒包團』和旅游團,購物旅游也向購物游、觀光游、度假游方向發展。
『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盛行。由於我省各邊境口岸城市的競爭,過去引以自豪的口岸優勢已不明顯,客源分流現象比較嚴重。為了吸引游客,一些規模較大的旅行社不僅有自已的導游隊伍,還創建了自已的賓館、酒店、車隊,個別旅行社在俄也建立了賓館和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