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百業圖興人為先——從人口與勞動力資源看哈爾濱競爭優勢
2004-11-10 14:15:0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0日電 在全國百強城市綜合實力測評中,哈爾濱市的人口與勞動力指數是33.7661。客觀地說,是這個排在第三的數字,將哈爾濱拉上了『前十』位次。

    勞動力資源『蘊藏』豐富

    這次百強城市綜合實力測評,國家統計局共選取五個指標體系,『人口與勞動力』排在首位。這個指標,由規模、素質和結構、管理和利用3個二級子系統,以及總人口、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佔總人口比重、大專以上學歷佔總人口比重、失業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5個三級小指標構成。

    表面看,這次測評我市佔了人口規模的『便宜』。因為,現有的954.31萬人口,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二位,只比成都市略低。但測評結果顯示,我市人口與勞動力指標不僅高在了『人口規模』,更高在『人口素質和結構』、『管理和利用』,後兩個指標均遠遠超過上海、天津、沈陽、大連等位次在前的城市。

    這個結果,在幾次全國人口普查中也已顯現。據市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處處長吳琪慧介紹,目前我市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人數和文盲人口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而具有大學文化程度和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比例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文化程度越高越明顯。門類齊全的專業人纔隊伍、高素質的百萬產業大軍,使哈爾濱不僅成為國內知名的特大型城市,更是一座勞動力資源『富礦』。

    指標體系凸現人本取向

    據分析,這次實力測評,不僅把人口與勞動力因素放在了首位,而且還增加了這個指標的權重。

    對這樣的評價方式和結果,曾參與我市『九五』和『十五』人纔規劃起草的市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德濱深感欣慰。他說,以往評價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往往強調經濟指標,甚至以經濟指標為主,這很容易導致實踐偏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變成了簡單的『以GDP為中心』,『發展是硬道理』成了『增長是硬道理』。殊不知,經濟建設的基礎是人,經濟、社會發展等其他所有指標都是靠人創造出來的,人是生產力要素中彈性最大、最核心的因素。李所長認為,這次測評的指標體系凸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取向,它至少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信號———經濟發展,一要調動人,二要為了人,單純的經濟指標增長不是發展。

    長期從事人口資源調查與研究的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對可持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增加有效需求,因為一定數量人口的生存和發展所需的必要的物質基礎,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都要拉動需求,促進經濟增長。二是可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和各種優秀人纔。三是有利於吸引外來投資、擴大對外貿易順差。目前,國外特別是歐洲國家一些傳統產業技術含量雖然比我們高得多,但當地勞動力價格太高,所以願意把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來,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的地方理應是首選之地。

    這就應了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玉斌的觀點:一個城市的人口與勞動力,決定了這個城市的規模,而城市的規模與城市的經濟發展、輻射力與聚集力均成正比。

    發揮優勢,屏棄低水平競爭

    既然勞動力資源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那麼我市的經濟狀況為什麼仍不盡如人意?

    『從這次測評的經濟指標看,我們的優勢發揮得並不理想。』李德濱所長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時認為,我市目前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可充分調動人的潛力、發揮人的積極性的制度和機制,更沒有能夠保證這些制度和機制運行到位的配套措施。他說,雖然近一兩年情況有所好轉,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措施,但要把理想變成現實,在我市尚需時日。

    市發改委副主任智大勇則進一步指出,目前我市人力資源的特點是人纔潛在優勢大與人纔大量外流現象並存。他說,近年來我市不僅高、精、尖專業人纔比例有所下降,具有中、初級職稱的專業人員也在往外走,而且一些剛剛接受了現代科技教育、思維最活躍的青年人纔的流失較多,這在某種意義上說比高級人纔的流失影響更大。雖然人纔跨地域流動是正常現象,但我市如此大量的『孔雀東南飛』不能不引起各部門重視,因為這種勢頭如果繼續下去,不但優勢難優,還會出現優勢弱化。

    市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夫的觀點則從另一個側面給人們注入了『清醒劑』。他說,哈爾濱在這次實力測評中的強項,是客觀的規模指標,這既是國家行政區劃『劃』出來的,也是憑的『老底子』,並不像人家廣東、深圳等城市那樣靠經濟發展產生的強大吸引力、集聚力形成的。這就意味著哈爾濱要把潛力發揮出來,變成實力,還必須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下一番真功夫。否則,我們只能承受人多帶來的資源供給緊張、環境惡化、就業困難等種種苦果。

    專家們為此建議,要把控制人口規模與提高人口素質結合起來,制定和實施合理的人纔戰略,加快知識密集型人力資本投入力度的政策安排,使哈爾濱的發展盡快跳出低水平競爭的圈子。在保證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產業結構昇級的前提下,適當保留和發展一些適應市場需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城鄉勞動就業問題,提高人口生存質量。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